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6章 资深影评人的道歉!(1/2)

作者:枫叶红
第一百五十六章资深影评人的道歉!

谁知道,那人抬起头来,一脸的鄙夷:“拿走!我们不需要!”

旁边的人附和道:

“这种烂片怎么可能会看哭我们?我们是专业的影评人,要不是为了能专业的写出末代皇帝的垃圾之处,我们才不来看呢!”

“是啊,我们早就听说了,末代皇帝偏离事实,内容奇葩至极,我们就是来看笑话的。”

说完,他们各自拿着爆米花,嬉嬉笑笑的继续讨论。

在外华人一个个脸色都发青。

隐隐有要暴怒的架势:“呵,你们最好能找出毒点出来,要是你们能找出来,算我输!”

说完,双方不再搭理对方。

十分钟之后。电影开场。

电影院里只有50%的上座率。

一开始,那几个影评人还在嘻嘻哈哈的有说有笑,根本就不打算认真的看电影,因为在他们眼里,华国的电影只需要随意瞟几眼,就能找出很多毒点出来吐槽了。

而电影开场,主题配乐似乎听起来不错。

紧接着画面里,林凡演的角色,似乎还尚可。

随着溥仪自杀的画面,剧情陷入倒叙,原本嘻嘻哈哈的人都安静下来了。

再然后,一个个都跟嘴里塞了鸡蛋似的,张大了嘴巴,嘴里发出:“我靠,天哪!”这样的字眼。

看到精彩的地方,一个个还站起来拍手叫好。

表现的比在外华人还要兴奋。

因为导演是个外国人,有很多拍摄的点,都是很符合外国人的口味的。

比如溥仪在监狱里的时候,监狱里的犯人,居然还能打太极和乒乓球。

这些符号,都很符合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很多在华人眼里司空见惯,甚至不以为意的讯号,但是外国人看了却觉得细节十分的到位,很符合心里预期。

“太赞了,这部电影各个细节我都给满分!”

“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很到位,而且也很克制,一点都不夸张,很是细腻啊!”

“我一定会写出一篇精彩的影评,我心里都已经打好腹稿了!”

“这画面太经典了,这光影效果,暗示的太好了,一开始光影是浓烈失衡的,代表那个时候溥仪的生活的夸张失真,到最后光影柔和,直到最后一幕,画面趋于暖色调,给人真善美的感觉!”

“天哪!”

电影结束后,几个影评人,还坐在原地,叽叽喳喳的赞不绝口。

反而是在外华人,对他们嘴里的各种神乎其技的手法,听得懵了:“我们都只觉得很不错,但是他们说的那些又是什么意思?”

“居然还有这么多门门道道吗?”

这个时候,双方人马四目相对。

那几个之前还不屑一顾,现在吹得像是那电影就是他们的亲儿子似的,此刻,他们尴尬的咳了咳:“那个,刚刚谢谢你们的纸巾!”

虽然刚刚拒绝了,但是看末代皇帝必带纸巾这个梗真的是很正确的。

于是乎,双方人马一起走出电影院,大家一起讨论了起来。

这时候还是大早上的,看电影的也不多。

但是他们的热情,几乎感染了遇到的每一个人。

听到他们吹的什么“倒叙插叙的剧情安排”、什么“光影效果堪比教学经典”、什么“演员林凡真是我见过的张力最好的一个”……

竖起耳朵的人,这才发现,原来这夸的是末代皇帝。

抱着看一看的心情,不少人也去买了电影票。

当天,末代皇帝放映到第三场的时候,迪士尼电影院的上座率已经达到了100%

而同时,不少的欧美论坛上,推特上,脸书上,都在讨论末代皇帝。

一位之前预言过,末代皇帝必定惨遭水土不服,最后必会票房滑铁卢的资深影评人,在亲自看过末代皇帝之后,真诚的在网络上道歉。

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千字的作文,表示自己之前的偏见是多么的大错特错。

标题是:复杂的故事一气呵成!

内容:之前我在只看过末代皇帝的宣传片的时候,就预言过,这部片子肯定会脱离现实,因为当时我觉得一个意大利导演,拍华国的历史片,肯定是会有文化差异的,必定会冒出很多雷点来,比如将人物刻板化,表现的夸张。

但是在我看过末代皇帝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几乎规避了大部分的文化差异问题。

我特意去了解过溥仪的一生,传奇得让人咋舌,他的一生经历过的时代有清末,军阀时期,满洲,中日战争,国共之争,还有文革。

这样复杂的背影,拍电影要入手,是很难的。

然而,我看末代皇帝的时候,却看得很明白。故事讲述的并不复杂,随便一个人,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因为这部电影立足点在于人性,演员也刻画的很好,让人很容易入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