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3/3)

作者:新海月1
要增加至少三分之一。

这还没有考虑原材料运输的问题,如果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通常这些工厂的生产成本都要增加10%~30%。

弗朗茨只能感叹这个年代竞争不够激烈,资本家们还不知道优化产业配置,更没有竭尽全力节省成本。

要知道,后世资本家们可是哪里生产成本最低,就把工厂往哪里搬。谁要是坚持待在大城市,不是被扫地出门,就是关门大吉。

当然,弗朗茨非常清楚,大家热衷于往首都挤,主要是这里靠近权利中心,可以在政治上获得收益。

然而,不喜欢资本干涉政治的弗朗茨,从一开始就掀翻了桌子,不给他们提供这个机会。

维也纳资源已经够多了,不需要这些产业,可是很多中小城市需要。在这一政策下,奥地利又增加了七八个工业城市。

这么一来,或许奥地利的工业总量没有增加多少,可是产业竞争力却增加了,对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这个年代,大城市容易出现罢工,很多时候都是资本家们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把这些增加的成本转嫁到工人身上。

越是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罢工次数出现的越多,社会矛盾越发激烈。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只要维也纳不乱弗朗茨的统治就是稳定的,别的地区出现了问题,都可以调兵镇压。

这是历史的教训,欧洲绝大部分成功的革命,都是在首都实现的。例外的或许有,不过弗朗茨记忆中不存在。

总之,无论是出于工业发展,还是为了维护统治需要,弗朗茨在维也纳实现了去工业化。

这也是未雨绸缪,一个稳定的首都,加上一套完善的体制,可以说弗朗茨把安全第一发挥到了极致。只要是不作死,那就真的是不会死。

顶点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