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六十二章 发丘大将军!(4200)(2/3)

作者:我知鱼之乐
所谓“发丘”,其实也并非是“发掘古墓”,而是“发迹于丘”的意思么?

“有才,你再受些委屈。”

曹老板回过身来,又拍了拍吴良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待有一日我平定天下动乱,再无人敢非议于我时,我定然不会忘却你的功劳,我要封你为‘发丘大将军’,官居一品,我还要将你的抱负公之于众,为你立下法令,规定天下古墓只有你有特权发掘,任何人私自发掘皆是死罪,我要助你早日完成这部造福千秋万代的史书!”

发丘……大将军?

吴良愣住了。

重点是官居一品!

汉朝出现过的一品大将军有哪些?

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

这里面除了骠骑大将军之外,剩下的一品大将军地位皆在三公之上,也就是说几乎仅次于皇帝,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还有。

立法?

规定天下古墓只有你有特权发掘,任何人私自发掘皆是死罪。

这便已经与后世颁布的法令有些类似了,只是细节方面仍比较粗糙,而且颇具封建君主制的立法特色。

这一刻。

吴良终于明确了曹老板的野心。

他想称帝!

若非做了皇帝,又怎么能封给他这样的官职?

而历史上曹老板之所以没有称帝,只是官至丞相,并不是他不想,恐怕只是时机未到。

毕竟历史上曹老板虽已“挟天子以令诸侯”,将羸弱的汉室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实际上依旧存在许多内忧外患。

“称帝”绝不是一句话的事,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这将会牵扯到许多人的利益,尤其是那些根深蒂固的老牌士族的利益,曹老板一旦称帝,将有可能演变成为一场难以解决的内耗,从而影响曹老板的大计。

更何况,曹老板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直接受益者。

此举等于控制住了天下的喉舌,掌握了舆论。

此前不知自己几斤几两就敢称帝的人,比如拿了个传国玉玺就敢称帝的袁术,都没落得什么好下场,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如此前车之鉴摆在面前,曹老板在这件事上更是要无比谨慎……

不过吴良其实并不太在意这个问题。

反正历史上汉室灭亡亦是不可避免的,曹老板虽未曾称帝,但曹丕却称了帝,之后刘备也称了帝,孙权同样称了帝。

他主要是在思索另外一个问题。

发丘……大将军。

一品。

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曹老板绝对没有设立“发丘大将军”这个官职,否则史书上就不可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

毕竟按照曹老板现在的说法,这个官职将会是位居一品的大官,跺一跺脚都能令整个朝野抖上三抖的大官。

怎会没有任何记载?

反倒在正史中写成了一个小小的“发丘中郎将”?

另外。

曹老板肯定也不曾颁布“奉旨盗墓”的法令。

这个时代颁布这样的法令简直就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注定会受到大量的批评与质疑,需知就连后世考古,做的也是“抢救性发掘”,即是说只有当古墓已经暴露,并且遭受到了不可逆损坏的时候,才会入场进行考古,否则便都以保护为主。

因此,这样的法令若是曾出现过,也断然不可能不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不过。

不可否认的是,东汉末年的历史上也不曾出现过吴良这个穿越者,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出现与搅局,曹老板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事实上。

吴良并不怀疑曹老板现在的这番表态是发自真心。

但他却也不会轻易信以为真。

若曹老板有一天真当上了皇帝,真成了俯视天下的九五之尊,他反而更加不敢相信。

此一时,彼一时。

屁股决定脑袋。

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也未必便真的能够随心所欲,相反还会产生更多的顾虑与想法。

以史为鉴,曹老板现在的许诺,到了那时候,或许反而会成为他的一道催命符。

毕竟历史上“杯酒释兵权”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有几个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身在汉朝也不必说远的,就说汉高祖刘邦身边的那些个开国功臣,落得一个好下场又有几个?

所以。

若有一天真到了那时候。

曹老板硬要给,他当然不会拒绝。

但曹老板要是不再提,那么他也绝对不会伸手去要,甚至还会尽可能的保持低调,实在不行就告老还乡远离是非……

如此想着。

“承蒙明公抬爱,属下生来就是个平头百姓,苦日子过惯了,对声名与权势其实并无太多想法,只求能为明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