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四章 攻势(续)(2/4)

作者:米糕羊
那我军....没有投石机,就只能硬扛?”陈昌问,心中颇为不安,几个参谋闻言,惊悚的看着主帅。

心中震惊不已:不是吧,前日你才下令,让工匠打造一些投石机,怎么不记得了?

沈恪觉得有些尴尬,毕竟这主意是几个参谋合计后,向他提出,他同意后,和陈昌提了一下。

陈昌当时“哦”了一声,于是才有了命令。

现在看来,陈昌确实欠历练,如今第一次打仗,打的还是硬仗,难免有些顾此失彼,这倒也是人之常情。

沈恪不由得庆幸:亏得皇帝特地调我来给你小子当长史,不然真是...

“无妨,我军准备充分,以牙还牙罢了!”沈恪赶紧继续话题,免得大伙都尴尬,“把投石机调来,先发制人,立刻发砲!!”

陈昌欲言又止,不过还是没说出来,等参谋们跑出去传令,他问:

“沈叔,这附近都是土山为多,且我军临时采石,也采不到那么多石块...”

沈恪回答:“用土袋,装满土的布袋,夹杂着小石子,几十斤重,抛出一百多步远,也能砸死人,能砸烂不少东西。”

陈昌这下放了心,说实话,他第一次带兵打仗,结果打的就是硬仗,难免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也亏得有沈恪这个“世叔”帮忙,才没出大乱。

“敌军主帅,是孤军守玉璧城,让高欢黯然撤军的韦孝宽。”沈恪不忘提醒陈昌,“这个人,是沙场宿将,极其擅守,想来也擅攻,不可掉以轻心。”

“你历练不够,如今就必须求稳,只有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之后,才能去想如何出奇制胜。”

陈昌当然知道韦孝宽的大名及其战绩,却有些不服:

“沈叔也是沙场宿将,当年侯景叛军围攻台城,沈叔作为台城守将之一,不也熬了过来。”

“那不一样,不一样。”沈恪摆摆手,苦笑着。

“韦孝宽孤军守玉璧,兵力差距极其悬殊,硬是抗下十余万敌军近两个月的围攻,我们那时...嗨,别提了。”

二十多年前,东魏叛将侯景在寿阳做乱,纠集叛军攻入建康,围了台城。

对方能以不到千余残兵起事,轻易破国都、围台城,这事情本身就说明,当时朝廷是多么的无能。

而台城被围,援军抵达后,虽然兵力上大于叛军,却迟迟无法解围,这又是一种无能。

若不是那个人的出色表现,沈恪觉得,当时的台城,迟早是要沦陷的。

所以他哪有什么底气,提起自己当初守台城(负责东面城墙)的经历?

二十多年前,陈昌还是个十岁出头的少年,而那个人,也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沈恪正感慨往事,营地里的投石机已经准备就绪,按照之前就已经“标定”的各类“参数”,对营外周军投石机阵地抛射土袋。

随着一个个投石机的投臂旋转,呼啸声起,使得本就热闹的夜晚,显得愈发喧嚣起来。

。。。。。。

又是一个不眠夜,被周、齐两军夹攻的楚军营地,终于坚持不住,北栅被齐军攻破。

接连数日无休无止的作战,让楚军将士的体力和精力都已经到了极限,但面对破栅而入的敌军,将士们还是鼓起斗志迎战。

多日未用的火油瓶,此刻大发神威,楚兵们奋力投掷火油品,很快将破口处点燃。

但齐军的攻势未减,许多人披着湿漉漉的毯子、布块,继续冲进来。

陈昌带着部曲赶到,见战事危急,只觉热血上涌,毫不犹豫将部曲调上去“堵口”。

这些部曲,当年是随着陈霸先征战南北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武艺出众,听得郎主下令,本该奋勇直前,却是一愣:

不是有很多火油瓶么?我们冲进去,混战之后,敌我不分,火油瓶还怎么用?

再说我们若是拼光了,万一之后战况不利,谁来护送你突围?

若老郎主在,哪里会这么蛮干的?

然而郎主的命令就是命令,而且战事确实紧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