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09章丁在年的信?(第二更)(1/2)

作者:画凌烟
李岩心头一震,这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

他只是迟疑了一下,便说道:“太子并不赞成西征。”

皇帝当然知道太子不赞成,太子昨日在马车上跟他说的那些,其实已经表明日益有自己独立想法的太子,现在对于过去的一些政策,内心是抱有排斥的。

这是一个很敏感且撕裂的问题。

太子是一国储君,储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

历史上无数有大功绩的帝王,都因为立储问题差点搞得朝政崩坏。

甚至连李世民那种近乎完美的帝王,都在这方面出了很大的问题。

太子,未来的皇帝。

大家在看他的时候,都有一种“他未来是皇帝”的心态。

所以,大家自然都争先恐后前提跟他搞好关系。

尤其是有心之人,那更是肯定会插一手。

例如之前洪承畴,就跟太子有书信往来。

跟太子有书信往来本身没问题,只要是正规程序里的。

当然,遇到开明的皇帝,私信也没问题,只要内容是正当的。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一个在权力中心的年轻人,被无数政治势力争抢跪舔:太子,我这里有美女哦,太子,我们一起改变世界吧,太子殿下,我可以帮助您实现梦想哦……

这个世界上,对年轻人来说,什么是致命的?

不怀好意的吹捧!

普通人被夸赞几句心里都飘了,更别说急于表现,急于被认可的年轻人。

这一点,无论是朱慈烺还是朱彦霖都是如此。

而作为未来储君的朱慈烺,面临的别有用意的赞美和奉承,那自然是数不胜数。

客观来说,崇祯对朱慈烺并不失望,他在太子位上,能做到现在这个状态,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而且,他也不是一个喜欢站在长辈的角度,急于去对年轻人指手画脚的人。

年轻人嘛,总会有各种自己的想法,虽然大多数很幼稚。

但谁不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呢?

李岩有些紧张,毕竟他是太子的老师。

太子有些表现,其实是在抵触皇帝的政策。

自古储君和皇帝的矛盾,都会被有心之人无限放大。

李岩甚至怀疑,昨天的暗杀,在背后也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但这些事,事关重大,没有证据,是绝对不可以乱说的。

否则就会造成朝野震荡,无数人被牵连,那时候绝对不是他这个国家执政官能控制的。

皇帝的面色依然很平静,甚至连语气都很平静:“太子不赞成西征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平静,却让李岩更加害怕。

回答这种问题,是需要技术含量的,不要以为直言就可以乱说,或者不懂分寸的瞎说。

太子不仅仅是储君,还是皇帝的儿子。

如果一个外人在你面前说你儿子或者你老爹有病,你猜你是什么反应?

李岩说道:“太子殿下生性善良,又在户部协助陈子龙公办,所以对征战这种事,多少有些排斥。”

“为何在户部公办,会排斥征战?”

“因为抚恤金的问题,抚恤金的发放账目,每一笔可能都是一条人命,太子每次看到一笔抚恤金,都会感受到一个人的战死,他曾经亲自去过一些战死的家庭送抚恤金,见过哭晕过去的老母亲。”

“还有在西域修铁路的那些人,他们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李岩平静地说着。

这些事,其实都是很沉重的事。

从崇祯元年开始,到崇祯二十一年,大明几乎年年征战。

每年都有无数大好男儿战死沙场。

大移民战略中,也有无数人远赴他乡,为了自己的未来,可能埋骨异地。

这个时代,是多么的波澜壮阔,生气蓬勃。

锦绣江山,大好山河。

却又是多么的残酷。

崇祯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太子很有同理心。”

李岩还是第一次听到“同理心”这个词,但是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而且很震惊皇帝这个词用的非常准确。

君臣陷入沉默中。

这番谈话,其实已经不言而喻。

两人都意识到,太子的有些行为有问题了。

不然不会有这样的交谈。

妄议储君这种事,是人臣大忌,而李岩能和皇帝坐在这里如此闲聊这件事,也足以证明了李岩的地位。

沉默片刻后,李岩说道:“陛下为何不多听太子说一说他的想法呢?”

皇帝微微一怔,随即笑道:“你说得对!”

李岩的提醒,让张凡似乎意识过来了。

其实太子一直生活在皇帝的阴影下,有一个如此强势的父亲,做儿子的内心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呢?

父亲在儿子心中,永远既是一座可以倚重的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