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2章 无钱买田?(第一更)(1/2)

作者:画凌烟
给蒙古阿苏特部下了圣旨后,崇祯回去睡了个回笼觉。

既然辽东已经稳定,蒙古的问题自然就不必着急了。

现在主动权在崇祯手里,皇太极后继无力,那就让蒙古的局势自由再发展一段时间好了,反正虎贲卫在那里镇场子。

这叫让子弹飞一会儿,看子弹击中后,到底都有哪些牛鬼神蛇冒出来。

既然成立了廉政督察府,自然是要将李自成宣回来,正式任命,按照新的部门构架重新组建班子。

崇祯立刻传了一道旨意,让人将李自成宣回京师。

一觉睡醒,上午的阳光是格外明媚。

进入八月(农历),一场秋雨之后,北京就没有那么酷热了。

起来后,崇祯开始查阅礼部送来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材文档。

他看的不算仔细,最多是将大纲看了一下。

新学的教材编制从去年就开始了,北京大学虽然都已经建成一年多了,可教材的数量却并不多。

新学至关重要,而且新学才是大明的未来。

如果传统儒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即便强行做了一波改制,某些人暂时妥协了,在回来的不久,传统士大夫们依旧会卷土重来。

只有从人们的思想上做改造,才能在未来持续的爆发出新生的力量。

所以啊,真正的改制,是从体制、文化教育、科技上做全面改制。

将腐朽熔于炼炉,保存其精华,再造乾坤,重开汉唐盛世。

在这大争之世,岂能独安乎?

至于新学目前的进程。

崇祯将明朝本身有的不少书籍已经搬到北京大学了。

例如工科学院的《物理小识》、《天工开物》等等。

(《物理小识》是明末大臣王徵写的,里面叙述了关于光的色散、反射和折射,关于声音的发生、传播、反射、共鸣、隔音效应,关于比重、关于磁效应等诸多问题的记述和阐发。)

再例如农学院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这些在中国古代,都是属于杂学范畴,是不如传统读书人法眼的,但现在都被崇祯放到了北京大学做正统教材。

不仅如此,他自己编写的一系列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公式,也被排版印刷了出来。

例如《力学定律》、《元素周期表》,这些都是根据后世的物理学和化学理论知识写成的。

例如“热胀冷缩”原理,例如“摩擦生热”原理。

其实这些原理,中国古人有发现,但没有具体的总结出来。

例如热力学的单位,以及各种计算公式。

这些理论刚开始让他们硬啃肯定是不现实的。

毕竟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如同读天书。

所以这些教材还没有正式颁布下去,只是做了初版的编写。

编写完,还需要格物科学院的人去一步步做实验。

实验能做出多少,就正式编写多少上去,总比没有好。

新学的确要注入更多的工科类的东西。

至于崇祯自己写的《国富论》,自然是已经大肆印刷出来,放到北京大学,成了北京大学最热门的书。

这一上午,崇祯都在浩渺的新学教材里忙碌,将其中该往后面排的全部往后面排,现在就可以印刷,拿出来加入进去的也全部拿出来了。

没办法,这种事,暂时还真得他亲自来做,不要怕麻烦,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不能马虎,也不能乱开玩笑。

这一忙就忙到下午。

乾清宫的钟响了,按照穿越者崇祯重新制定的计时规则,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为什么要将古代的计时做调整?

当然是为了更加便捷,只有便捷的东西才能在以后推广到普罗大众当众,人们接受得会更快,推广普及成本会小很多。

王承恩走进来:“皇爷,郑大人,王大人,在外面求见。”

“快宣进来。”

郑大人和王大人是谁?

当然是刚从南直隶卸任了吏部尚书的郑三俊,和从陕西赶回来的工部员外郎王徵。

这两个人接下来可都是有大用的。

郑三俊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能臣,四朝元老。

不多时,郑三俊与王徵都进了乾清宫。

“微臣参见陛下。”

崇祯走下去,亲自将郑三俊搀扶起来,又将王徵搀扶起来,并语气温和道:“两位爱卿快快免礼,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你们了。”

郑三俊微微一怔,没想到皇帝居然如此亲切。

皇帝的凶名在东南一带可是如雷贯耳的。

自这一次李元起案后,民间都有不少传闻皇帝是名副其实的暴君,而且现在上演如火如荼的报纸案,也让不少读书人对皇帝印象差到极点。

“王承恩,快赐座,上茶,朕要与两位大人好好聊一聊。”

“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