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6章 皇帝的布局,三路挺进!(第一更)(1/2)

作者:画凌烟
崇祯要快点结束战争的原因不是因为粮草不够。

而是因为现在已经是初冬,大同镇的冬天不必南方,这里冬天最低温度可能会有零下二十几度。

再加上最近这些年的气候非常反常,历史上俗称小冰河时期,达到零下三十度都不是没有可能。

在古代没有暖气设备的北方,冬天冻死人是常事,一旦缺少粮食,死的人会更多。

这是崇祯绝对不允许的。

所以,这一次的行动一定要快。

一张战略地图摆在面前,包括草原、大同镇、山西。

崇祯道:“都说说看,如何能在一个月之内结束这场战争?”

御林卫第二军军长尤世威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若是要尽快结束战争,则全军全速推进大同城,收复大同城,只要收复了大同城,以天子名义号令四方,那些溃败的将士就会感受到振奋,他们都会奔往大同城,加入我们,届时大同镇士气大振。”

崇祯不作表态,看来尤世威在整体做战术计划这一块是短板。

他是陕西榆林镇人,那里的人有一个特点:彪悍!

但如果真的按照尤世威这种打法,怕是在自杀。

为何?

以京卫军的实力,要打万丹伟征,还真不是难事。

但是打仗从来都不是双方站好了提着刀子互砍这么简单。

例如按照尤世威的策略先去打大同城,把大同城夺回了,向整个大同镇发消息说天子御驾亲征而来。

那些在溃败的明军有一部分可能真的会去大同城。

但是更多去大同城的是难民,因为他们需要粮食,他们要去找崇祯要粮食。

一旦几十万难民聚集到了大同城,你是放他们进来呢,还是不放他们进来?

按说,作为圣明君主的皇帝,肯定是要放难民进来的。

可几十万难民进来了,你用什么养活他们?

好,你不放他们进来,你说战争嘛,就是残酷的,为大局总要舍弃一部分人。

那你才万丹伟征知道一大群难民聚集到了大同城附近他会做什么?

没错,他会去那里杀人。

杀了做什么?

肯定是吃啊!

现在粮食这么宝贵!

所以,先攻打大同城,就是把自己往死胡同里推。

手里拿的王炸,却硬生生打出了屎。

但崇祯也不好当着面质问尤世威,毕竟尤世威这种将领也有他的长处。

尤世威在历史上以悍勇、治军严明出名。

下属有短板没有关系,就在其他人来补齐他的短板便是。

马世龙接过话来:“陛下,臣以为可分两路出击,左路经朔州,攻打威远城,进而收复大同右卫,右路攻打安东中屯卫,过锦屏山,出击大同左卫,随后大军在左云挥师,兵锋直指大同城!”

“陛下,臣以为兵分三分最好,左路经朔州,攻打威远,收复大同右卫,中路绕过锦屏山,收复大同左卫,右路则出击,收复大同前后卫,三路大军对大同城形成包围之势。”

说话的是天雄军现任军帅曹文诏。

曹文诏本来是属于辽东系将领,不过他和祖大寿等人不和,在去年的辽东之战中也是战功赫赫的。

历史上,曹文诏就是那种你第一眼看他会觉得其貌不扬的普通人,但你真要嘲笑他的话,可能脸都要被打肿。

他在明末有一个称号,叫做万人敌!

史书上有一句话是这么形容他的:文诏忠勇冠时,称明季良将第一。

他万历年间就在辽东打仗了,可以说是经验老道的将领,这样的人放在辽东做游击将军太浪费。

所以,这一次卢象升升为中部军区都督,曹文诏则被召回,升为天雄军第一军的军长。

曹文诏补充道:“若是直接攻打大同城,四方难民和流亡的士兵都会往大同城涌,到时候我们的粮饷是支撑不了的,从三路出发,将各个卫所附近的敌军和土匪全部扫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帮助难民获得一些粮食,缓解民生危机,我军也可以在大同镇获得老百姓的支持,陛下的圣名亦能恩泽黎民。”

曹文诏这不愧是在辽东混久了的,说的话是相当有水平。

一边的尤世威涨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

“卢都督呢?”崇祯问道。

卢象升道:“臣以为曹军帅说的有道理,陛下御驾亲征,王军是正义之士,理应先快速解救百姓。”

崇祯道:“分兵肯定是要分兵打,但如何分明,朕也有看法。”

崇祯看着整张地图道:“分三路来打!左路出朔州,收复威远卫,抵达大同右卫后,驻扎!”

“中路收复安东中屯卫和大同左卫后,直取大同城!”

崇祯目光凛冽,语气锋利:“右路拿下大同前后卫后,再取阳高城,扼守大同西北!一旦蒙古鞑子向从北掏出长城,就给朕拦截,狠狠的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