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87章 摊牌了,你们想让朕破产!(第三更)(1/2)

作者:画凌烟
无非就是缺钱嘛。

以现在国营商社的生产规模,一旦蒸汽机批量投入生产,产能立刻暴涨。

例如煤矿、铁矿等工业原材料的开采,例如纺织业的发展。

甚至还可以应用到许多制造业。

蒸汽机是一种动力机,只要解决动力转换的问题,是可以应用到许多行业的。

这些改良,就不是他皇帝改操心的事了。

毕竟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现在都有物理学了,大明朝的新学体系里聚集着一帮人才。

中国古代,在生产方面,除了没有解决动力的问题,力的转化结构装置是不缺的。

而且还有一件事,现在是可以做了的。

这件事做好了,以后是不缺军费的。

什么事?

香烟的售卖。

香烟这东西,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呈现出不可控的局面,民间抽烟的人越来越多。

按理说,这种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应该严格控制。

不过,这个世界上,从古到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真正控制住烟草。

二战时的希特勒就是个禁烟狂魔,结果呢?

禁烟失败。

与其对抗,不如引导,顺便可以赚钱。

如何引导?

现在市场太乱,将生产权收归国有,经营权下放到民间,限量售卖,限制年龄,抬高价格。

转眼已经到了二月份,崇祯启程走一趟南京。

离开之前,他跟魏忠贤交代了这件事,让魏忠贤先去办,从顺天府开始办,将所有烟草生产商全部收集起来,归朝廷管控。

清闲了许久的魏忠贤倒是乐意得很。

二月下旬,崇祯已经抵达长江,此时的江南一带,气温明显回暖,路边的树枝也已经抽芽。

长江边的商船规模,比天启年间更加繁多。

从重庆、武昌、江西顺流而下的商船,载满了货品,在南京城外的长江渡口停靠。

渡口上的搬运工人也明显比过去更多。

崇祯倒是没有停下来,他过了长江,向南京城行去。

南直隶巡抚钱龙锡带领南京城的官员,一早就恭候圣驾。

等进了南京的紫禁城后,崇祯也没有休息,而是召集钱龙锡等人便开始谈起事来。

因为吕宋岛那边已经给过来一大批订单,包括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等等。

据李岩说,金额高达80万两。

而且这只是第一批,以后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大。

按照这个节奏来看,仅仅上海府出海到吕宋岛的贸易线,一年的收入恐怕会高达千万两。

而这种规模的订单,肯定是一个刚刚建了几年的上海府承接不住的,需要南直隶在背后供货。

这一次崇祯来就是为了彻底打通南直隶和上海府的隔阂。

他亲自对南京城的官员们这样说:朝廷未来的一个大方向就在海贸上,南直隶有大明朝最丰富的产业。

当天,崇祯就在钱龙锡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江宁织造局。

江宁织造局就是现在的南京制造局。

以前大明朝称呼它为江宁织造局,是皇家开设的,专门为皇家织造布匹、首饰等等。

在新政改革中,改称南京制造局,并且编入国营商社总府管理。

一月下旬的时候,李岩已经以国营商社总府同知的身份来参观过,并且找这里所有的官员谈过话。

而且还下了一批订单。

这些是李岩在奏疏里写到的。

甚至将丝绸、棉布的订单量都写清楚了。

“赵爱卿。”

“臣在。”

“南京制造局现在一个月能出多少匹布?”

赵长盛就是南京制造局的员外郎,一把手。

“回禀陛下,自从使用朝廷的飞梭纺纱机后,一个月能出货20万匹。”

崇祯一听这话,就皱起眉头来了。

他大脑开始飞快转动起来:“如果是以前手工纺织,一匹布需要4个小时,一个工人一天工作10个小时,就是纺织出2.5匹布。”

“当然,这是理想化状态,朕就当一个人一天纺织出2匹布。”

“但现在使用飞梭纺纱机,效率提升8倍后,理想状态下,一个工人一天可以纺织出20匹布。”

“实际情况朕就算纺织出15匹布。”

“一个月就是450匹。”

“朕看了你刚才给朕的人力统计,现在纺织厂有1万纺织工,你告诉朕一个月只能纺织出20万?”

崇祯笑着看着冷汗直冒的赵长盛:“是朕的数学不好,还是朕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陛下,这……陛下圣明,不过实际生产中,必然有磨损和消耗,有误差也在所难免。”

“从450万匹,误差到20万匹?”

“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