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36章 你大可以先斩后奏!(第三更)(1/2)

作者:画凌烟
一夜的白雪,让北京城变得像一个清冷、孤傲的大小姐。

路上没有多少人,连从草原过来做生意的蒙古人也躲在客栈里不愿意出来。

一辆马车进了北京后,先是到了吏部。

漕运总督兼交通部部堂大臣杨一鹏来到了北京,他先是见了吏部尚书王永光。

“王大人,这是下官托人在西湖收集了一些龙井茶,一点点心意。”

王永光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道:“陛下召见你是希望和你好好聊聊华北水泥道一事。”

杨一鹏急忙说道:“已经竣工了。”

“本官当然也听说已经竣工了,你不必紧张,陛下找你肯定是好事,陛下对这一次华北水泥道的顺利完成非常满意。”

“不知陛下传召我,具体是为何事呢?”

“你还记得当年孙太师规划的全国新军政中的几条主干水泥道吗?”

“此事下官略有耳闻,也已经完成了。”

“是完成了,所以陛下现在要在全国建立更多的水泥道,此事需要你交通部牵头,联合各省交通局来完成。”

杨一鹏心下了然,原来是这件事。

“华北各省的水泥路竣工,对大明意义非凡,等会儿你见到陛下之后就知晓了。”

“多谢王大人提醒。”

王永光眯着眼睛笑道:“现在开海新政很顺利你是知道的,但你可知道下一步朝廷打算如何?”

杨一鹏摇了摇头,他一管交通运输的,对朝廷下一部的战略还真是不太清楚。

“未来,会有大量的商品从海外进入到大明,你想想啊,这些商品不能只停留在沿海各省,它们总得往内地运输。”

杨一鹏恍然大悟。

两人交谈片刻后,杨一鹏告别了王永光,便到了大明门门口。

又过片刻,杨一鹏被传召进入乾清宫。

“臣参见陛下,圣安。”

“免礼吧。”

上面传来皇帝的声音,杨一鹏站起来。

“谢陛下。”

皇帝站在地图前,正在写着什么。

不多时,韩爌、王永光和毕自严也都来了。

当然,还有前不久从四川回来的北京廉政督察总府总督察李自成。

崇祯放下手里的笔和册子,看着杨一鹏,很关切地说道:“什么时候到的京师?”

“回禀陛下,臣早上八点刚到的。”

“刚到京师朕就传召你入宫,也没让你休息休息。”

“臣多谢陛下垂怜,国事要紧。

“那咱们长话短说,说完让杨大人回去好好休息。”

皇帝一说,其他人也都露出了笑容。

毕自严说道:“杨大人刚刚完成了一件大事,咱晚上给他接接风洗洗尘。”

“听说杨大人海量,今晚得好好陪杨大人喝两杯。”王永光也笑了笑。

杨一鹏突然意识到,君臣关系其实并不是像外面传闻的那样紧张。

可能在朝堂上大朝会的时候皇帝很严厉,但私下开会的时候,气氛似乎很随和。

这在以前,大臣们私下喝酒,绝对是不能公开说的,更别说让皇帝知道了,就更别提在皇帝面前说了。

这倒颇有贞观年间君臣之风。

杨一鹏礼貌客气地回复着。

崇祯说道:“喝酒的事你们晚上单独去聊,咱们尽快进入话题。”

众人便不再多说。

崇祯说道:“今年天津、登州、海州、上海、泉州和广州已经全部开放,效果很不错,去年有3000万石粮食从安南国进入到大明,今年的统计尚未出来,但是到9月的时候已经超过了3000万。”

“朕预计能超过4000万石。”

“军委会已经给孙传庭和秦良玉下命令,出兵占城,在那里还有更多的水稻。”

“若是占城也并入进来,进入中原的粮食会进一步增加。”

“朕预计每年能有8000万石到1亿石的粮食进入。”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数字,如果每年有1亿石粮食进入大明,可以供多少人吃?

1亿石相当于120亿斤。

也就是平均每个月有10亿斤粮食进入大明。

一个人一个月大约吃100斤左右的粮食。

10亿斤粮食理论上可以养活1000万人。

半路海运和陆运,损耗30%。

那也可以养活700万人。

崇祯在想,如果未来南洋都乖乖打下来了,再把印度灭了,是不是粮食会更多?

当然,只有粮食远远不够的。

糖、棉花、橡胶,全部都是重要的原材料。

“华北的公路网竣工了,意味着沿海的粮食可以低成本的运输到内陆各个城镇售卖。”

“这一点内阁要对各省沿海做好疏导。”

韩爌说道:“陛下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