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3章 工会和商会的新政(第二更)(1/2)

作者:画凌烟
上海巡抚孙铨,将第一批罢免官员的汇总呈递上来。

这不仅仅是一份罢免官员的汇总,对于他们的处置,已经他们犯下的罪行,都一并罗列了出来。

包括勾结叛贼、贪污受贿、草菅人命。

其中自然包括了当日在明月楼那几个官员,他们是逃不掉的。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被处置的罪名并不是勾结叛贼,而是贪污受贿、思想作风。

另外,在上海,还有18名知名的商人,被治安司逮捕,交由按察司的审判。

审判的结果也很快出来了,这18名商人全部犯有叛国罪。

原《大明律法》是没有叛国罪这一条的。

但是新出台的《大明律法》是有叛国罪。

叛国罪的罪名是被处死,且立刻执行,全部家产没收,相关人员严格查验,有参与者一律同等判处,无参与的亲属虽然无罪释放,却被剥夺了入仕的机会,也就是再也不能做官了。

并且,以后他的户籍上会加上特殊的标签,表示他曾经有一个卖国贼的父亲。

这18名商人,在昨日押送往形成,被枪决,包括上海首富刘慧文,明月楼幕后的老板顾台硕等等。

治安司的人正在统计他们的家产。

另外,与这些商人有生意往来的所有人都被治安司的人调查问话,包括他们合作的商业,账单,货品,全部被清查。

现在整个上海被控制住,就是为了搞这一场大清查。

不仅如此,在明月楼搜查出来的那些小人书,也全部被禁止。

上海出版局的一把手周志文因失职被罢官。

失职的原因就是那些小人书。

崇祯看完孙铨的汇报后,他说道:“上海是商业的先行区,商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地位,他们容易自我膨胀,上海的问题就是一个典型问题。”

他扫视一眼在场的上海所有的核心官员,继续说道:“诸位对这一次上海之事的后续,如何看?”

孙铨说道:“陛下,臣以为上海应当专门建立一所大学,所有的官员,每半年都必须在里面静修、学习,学习治国之道,朝廷有《官员管理条例》、《官员自我修养》等书籍,这些全部要纳入考试中。”

崇祯点了点头,说道:“不仅仅上海要建,其他各地也都要建。”

“就是上海开始建立,就叫上海行政学院,官员学习、考试的地方,由巡抚直管,每半年考核一次,思想不合格者,一律停职。”

孙铨说道:“臣领旨。”

张溥出列说道:“陛下,关于工人拖欠俸禄这件事,臣已经全部查办完毕。”

他将那是的汇总呈递上来,崇祯看完后说道:“这件事不能只是查处就结束了,以后如何最大程度避免此类事发生?”

张溥说道:“臣以为,可以成立上海工社,专门代表上海工人,保证工人这个群体的利益,一旦工人出现问题,上海工社承担首要责任。”

“有了明确的责任人,至少可以对症下药了。”

张溥以前不愧是搞复社出身的,社团这种事,他倒是清楚又熟悉。

历史上的张溥可是大名人,复社在江南一带的人数达到三千多人,全部都是当时的读书人,他们团结在一起,讨论治国的大道,张溥就是他们的代表,并且经常代表那些读书人与官员谈判。

他提出这个概念,倒是让张凡对他刮目相看。

现在民间各类群体已然出具规模,是时候为各类群体成立行政管辖的细分机构了。

皇帝说道:“这个提议不错,这件事就先在上海试行。”

“是。”

“商人的问题呢,你们谁说说商人的问题。”

皇帝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在场的都问住了。

这个问题现在很敏感,而且是最大的问题。

犯事的官员被罢免、处死,还有能新的官员立刻补上。

但是商人呢?

空缺出来的产业可以交给其他商人来承接,但如何保证其他商人不会走老路?

张溥又说道:“陛下,还是成立上海商会吧,由朝廷统一管辖,商会对地方商人、商社进行思想、商业等管理,建立大明商人行为准则,势在必行。”

难怪李岩要推荐张溥到上海来,这家伙在吏治方面也有一套自己的打法。

以前玩复社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能建立3000多读书人的复社,这种人在管理上面怎么可能弱呢?

“商会的主簿也必须是从地方行政学院出来的官员,这是首要条件,臣以为,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民生问题,而是思想的统一问题,朝廷可以颁布《商业管理条例》来规范商人的行为,同时通过商会,来牵制、监督商社。”

崇祯说道:“那就依你的想法,上海率先成立上海商会,由巡抚衙门推荐人,商务司撰写《上海商业管理条例》,先推行出来。”

“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