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九章 守江必守淮,保扬必保荆(1/2)

作者:二马盘槽
此时的临安皇城。

连绵几十里的宫殿,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庑俱全,古色古香。端庄雅致中,自有雄阔之气,蔚为壮观。

刚下完早朝,一相貌清矍的威严老者走进御书房,一袭“五爪金龙”黄袍,此人正是当今南雍宁宗皇帝雍扩。

眼神中的震怒之色一闪而过,刚一落座,脸上就恢复了云淡风轻。

啜了一口“抑武”国策,如果仍然一如既往,那重蹈北雍的覆辙,是肯定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如果废之,采取“重武抑文”,地方军阀战斗力提高,抵抗东瀚、北契倒是没问题,但是尾大不掉,必然会对皇权产生强烈冲击。

光宗时期的袁鼎天何其神勇,如果真的“直捣黄龙、收复中原”,以他开疆拓土的声望,振臂一呼,势必应者云集。

即使他没有这种念想,难保手下将领不会“黄袍加身”?

大雍太祖作为后周大将,未建尺寸之功,尚且可以代周而立。

假如袁鼎天收复了中原之地,以他的不世功勋,如若自立,朝廷该怎么办?

细思极恐。

宁宗做皇子时,也对光宗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决袁鼎天大为不解,等到自己做了皇帝,才知道皇帝下一个决定是何其艰难。

这满朝的文武,又有几人能替自己分忧。

礼部尚书范鸿章,守正尚直,但说话做事不留情面,常常和自己对着干,搞得自己很郁闷。

但范鸿章正直无私,是天下读书人的典范,有“大儒”的称号,自己总要用他的,用他就是弘扬一种正气,才能彰显自己爱才。

宰相顾景修,虽然有私心,但他有济世之才,也能领会自己的意思,这样的人才,对朝廷是有利的。

其实,范鸿章和顾景修,都不是宁宗皇帝雍扩满意的人才。

都不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范文正公。

但举目望去,整个朝廷,二人已是翘楚。

范鸿章守正尚直,用他是崇尚“德”,树立典范、以弘扬正气。

顾景修有经纬之才,用他是治理国家,经世济用。

而顾景修背后的大皇子雍坦,范鸿章背后二皇子雍昀,二人都是天资英伟,绝顶聪明之人。

想到这两个儿子,宁宗皇帝雍扩微微一笑,啜了一口闽地凤凰山贡品“龙风团茶”。

“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世,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希望这两个儿子多一些打磨和历练,不要被这两个大臣左右。

帝王之路是坎坷的,也是血腥的,从来没有绝对的信任之人,也没有绝对的敌人。

只有披荆斩棘、历经锤炼之后,最终获得胜利的,才是帝王之才,也是天作之选。

两个儿子都已长大,都有自己的主意,也不会完全听命于自己了。

看着眼前五十多岁的王公公,白发过半,只见他把开水倒入茶壶,动作略显迟滞,已有老态龙钟之感。

但还是那么细心、恭敬、虔诚。

难道这偌大的皇宫,只有这王瑾才是最听自己话的。

自己是南雍最有权势的人,也是最孤独的人。

想到这里,清矍的俊脸,更加苍白,眼神也显得孤独。举目看向对面墙上的一幅青绿山水画。

此画三丈多长,一尺半宽,正是王希孟的千古宏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千山万壑,争雄兢秀,大气磅礴。

看到此画,宁宗皇帝双目炯炯有神,如阅万里河山,神态也变得气势雄阔。

临安城东街,萃宝斋。

李云踪、柳松权已经离去。

展千横刚刚接到大女儿展傲霜的飞鸽传书,楚翠山带领三个儿子已经到了明州港,楚翠山大儿子楚昭龙扬言要参与明州港事务。

人的欲望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庙堂如此,就如宁宗皇帝所担心的,将军收复失地、开拓疆土后,在盖世功业面前,难免心态会发生变化。

江湖亦如此,楚翠山现在把萃宝斋广州港分号搞得有声有色,看到展傲雪把明州港搞得力不从心。

所以楚翠山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加上外力,夜曦帮一挑唆。公然主动找上门挑衅生事。

当然,楚翠山也不敢主动找上总部萃宝斋闹事,但是找到明州港分号借端生事,也打了展千横措手不及。

展千横大为震怒之下,也不好亲自到明州港平息事端,难免这不是楚翠山“声东击西”之计,以造成首尾不能兼顾的被动局面。

如果岳丈卓惜文出面,自然迎刃而解,但是全帮的人岂非看自己笑话?

赋闲的卓惜文再次出山,不是显得展千横无能吗?

正自懊恼间,忽然看见远处正和卓惜文谈笑的龙青云,萧疏轩举、湛然出尘。

展千横豁然大喜,走了过去,说明来意。拜托龙青云出面到明州港平息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