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4章 利用变法捞钱撞到枪口上了(1/2)

作者:浙东匹夫
时间很快到了196年的十月底。

马超张飞在前线连连轻取圈地、扩大战果的同时,后方的长安城内,刘备正在亲自过问“租庸调输”变法的首期试点验收,想全方位确认一下新法的效果,总结利弊。

新法的试点,其实也就试了三个月不到一点,但运量是惊人的。为银川郡和上郡前线运去了很多的随军物资,这才能支撑两路加起来动辄两万多骑兵、更多步兵部队的深入草原数百里、一直人吃马嚼到寒冬。

花费的钱粮,接近十亿钱!打仗就是这么的花钱

千万别嫌贵,毕竟马超缴获的马匹就有两万匹,如果都按照优质战马来算的话,一匹绝对不止五万钱。只不过里面还掺了驮马乘马,平均下来至少也要三万多钱一匹,所以马匹就回本七个亿了。

刘备能花近十个亿物资把这一仗打了,他自己已经谢天谢地很满足了。当初太尉段颎讨伐凉州羌人,打了一年多花了四十四亿,参照物摆在前面呢。

要是没有李素的变法、以及技术层面大篷车的普及,双管齐下帮远征省钱,此战少则十三四亿的后勤军需开支,再手松一点花突破十五亿都是可能的。

新法试行的近三个月里,一共涉及到了七个郡参与试点。

其中安定郡、天水郡、扶风郡和兰州郡要为银川郡战场的马超军运送作战物资,京兆、冯翊郡和河东郡,要为上郡战场的张飞军运送物资。

所以,这七个郡的行政主官,户曹/仓曹的官员、掾吏,军需押运的文武官员,都面临了这场严峻的考验,如今战事渐熄,他们都会拿到一个考绩等级。

刘备也免不了把他的四大内政主要幕僚召到未央宫,最后评定讨论一下对相关官员的奖惩,推广先进经验,警示落后的反面典型。

因为要讨论奖惩,刘备这次还挺正式,特地在正殿宣室殿查问:“元常公达子初,伯雅这几天特地搜集各郡的反馈,还亲自巡视督查了一圈。你们都好好看看,这些人的事迹该怎么赏怎么罚。”

荀攸等人领命,就展开“绩效考核表”看了一下。

考绩第一名的果然是安定郡丞张既,安定郡在本次河套北伐中,被摊派到了价值四千万钱的实物物资、以及价值九千万钱的民夫徭役劳力,属于典型的穷郡出人力。

试点之前,朝廷核定过当地的运价,但张既统筹合理、分配使用篷车和畜力很高效,最后居然帮朝廷节约了超过两千万钱的运价人工!

至于他是怎么做到的,按照战后复盘的验收显示,他除了上述两点之后,还有几个小优化:主要是让路上的延误等待减少,每个集散地的扎堆堵车也没怎么发生。

类似于张既自己定了个“车队时刻表”,让每个车队船队通过集散枢纽节点的时间错开,征发的装卸工都能有活儿干,不至于磨洋工空耗徭役日数。

当然了,节约了运输民夫的徭役征发总日数的同时,张既治下的安定郡民夫对于劳动强度的抱怨也是最狠的。因为张既的时刻表调度得好,码头工人没日没夜地装卸,一点摸鱼的喘息都没有。

好在张既也不是完全奴役不把人当人,好歹都给码头工人额外加餐,每天多吃一顿饭,而且确保每天有豆腐之类的豆制品,确保豆油和植物蛋白,工人们才忍了。他是在算上了这顿额外的饭钱支出后,依然为朝廷省了两千万钱的人工费。

这个考绩第一的正面典型,当然是要升赏的。刘备问钟繇荀攸意见,说从六百石郡丞升到千石的郡长史是否合适,钟、荀都一致通过。

至于李素,刘备倒是没问他,这也是李素自己事前打招呼谦逊的结果,刘备当时听了这个建议也是对李素更加放心、知道他无心揽权。

主要是这份“绩效考核表”本来就是李素巡回督查弄回来的。他既然负责了“事实判断”,就不该再负责“价值判断”,以免先入为主。

类似于后世美英的法官负责判断法律价值、法条适用,陪审团负责判断事实问题。谋杀案里陪审团只管判断人是不是被告杀的,法官才判断“如果杀了,构成什么罪”。

讨论完张既的奖励之后,剩下五六个该升赏的官员讨论起来也就快了主要是钟、荀等人审材料的阅读速度明显快了,也没看到太多前所未见的省钱妙法。

大多数绩优官员都是从张既做到的那些优点里,有的挑这两三点做到了、有些挑另外两三点做到了。

绩优官员里排第二的,是右扶风长史法正,也就是右扶风钟繇的副职。不过法正其实是个擅长奇谋之人,对于钱粮统筹并不很擅长。

只是右扶风的后勤统筹方面钟繇也亲自过问了不少,而钟繇自己的内政才干非常得力,也擅长用人,看得出下面的账目高手有没有欺瞒,弥补了钟繇本人数学不够好的缺点。

所以,法正最后相当于是躺赢的,是右扶风一把手把功劳让给他。

不过,也没人对法正的最终督办效果不服,毕竟大家都知道法正跟随刘备也算早了。之所以现在还在做郡长史,吃亏就吃亏在年纪刘备入汉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