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章 向皇帝借书

作者:八宝猪
林洪天从师傅皇普谧的传记中读到过,后者向皇帝借书的事件,但在此之前,他并不是非常相信。

在古代,皇帝那可是万万人之上,一言九鼎的存在,掌握着全天下人的性命,找他借书,这种想法实在太过大胆了,更何况这个借还是那种有借无还的那一种。

但是在今天,林洪天就亲眼得见了。

张轨和林洪天一起扶着皇普谧去见了皇帝派来宣旨的内侍。

这已经不是皇帝第一次派人来招皇普谧入朝做官,从司马昭到司马炎,这两父子前前后后已经不下十次来请皇普谧,但是一一被他婉拒。

上一次,皇帝一共下旨诏民间三十七位德高望重的有学之士入朝,其中三十六人全部服从旨意,当了西晋的官,只有皇普谧一人,“抗”了皇帝的旨。

这绝对不是他老人家为了“装逼”,也不是清高,而是他比其他人明白。

说句通俗易懂的话就是他懂哲学,知道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愿意去做那个徒有虚名的官,相反他更愿意去研究一些东西,给世人留下一下他领悟所得,比如【烈女传】,【年历】,【玄晏春秋】等等,自然也包括在中医领域里,针灸的奠基之作【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并不是光讲了针灸的事情,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总结归纳了经脉的循行路线,为很多穴位命名,甚至还包括脉诊的知识等等。

皇普谧在书中写到,医者首先要明确患者的病因,如何治病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因此,他在编写【针灸甲乙经】的时候,便需要很多很多的中医书籍作为参考资料,但在西晋时期,书简昂贵到难以想象,而且很难买到。

那谁家的书最多呢?

皇普谧自然就想到了答案,皇帝呗。

因此,他便打上了皇帝的主意。

见到皇帝派来的内侍,皇普谧先是婉言谢绝,话说的非常客气。

无非是,他病的非常严重,连路都走不稳,需要人搀扶,这样去做官不是有损朝廷的威严,就算了吧。

话锋一转,皇普谧便提出了要借书的请求,他告诉皇帝,最近他在研究医学,需要很多关于中医的书籍,想找皇帝借一借。

并且他还写了一封信给皇帝,让内侍给带了回去。

然而,第二天皇帝就大张旗鼓地派人送来了一车的书。

这就是帝王心术了。

他之所以几次三番请皇普谧入朝为官,就是看中了他在文人中德高望重。

表现出一种对待人才的重视。

虽然对方几次婉拒了皇帝,但是他也不会发怒,更不能发火,否则就会落人话柄,让人觉得他气量狭窄。

相反他继续邀请,到让世人看到了他大度的一面。

而皇帝第二天就把书给皇普谧送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正是因为了解皇帝的心里,摸准了对方的脉,皇普谧才敢做这天下第一人,向皇帝借书。

很快,林洪天就发现,皇普谧不仅仅是在医学上有很高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后者对“道”,用西方人的说法叫“哲学”的东西有非常深入的理解。

“道”在中医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理解深入的人就有希望成为“大医”,而不能理解的,便成为了照猫画虎的工具人,是没有办法形成体系的。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