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章 逐一摸底(1/2)

作者:永了尘
苏悦然来到电厂宿舍,看到秦奶奶正在院子里坐着跟其他人聊天。

察觉苏悦然走了过来,秦奶奶关切的问道:“姑娘,你的手没事了吧?”

“没事了,秦奶奶,我找你有点其他的事情,咱们上楼说?”苏悦然考虑到有旁人在,最好别在公众场合里提居家养老的事,毕竟这是秦奶奶的私事。

“行,那咱上楼说话。”秦奶奶慢慢起身,拿起地上的马扎子。

苏悦然这边已经停好电动车,一手接过马扎,一手扶着秦奶奶,往楼上走去。

进门后,苏悦然把秦奶奶扶到沙发坐下,自己随手将马扎挨着沙发放好。

苏悦然看向秦奶奶说:“是这样的,秦奶奶,文苑社区成立了一个‘幸福港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以为老人们提供上门服务,比如帮忙送饭、打扫卫生、理头发这些。”

“我上午来你家,看你一个人经常凑合着吃一口,时间长了对身体会很不好,他们那的饭,因为政府会有补贴,价位不算贵,一餐才五块钱。”苏悦然进一步解释清楚。

秦奶奶有孩子,也不是低保户,所以不能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服务,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听苏悦然讲完,秦奶奶神情有些顾虑,过了片刻才开口道:“姑娘,我刚才听你一说,感觉倒是不错,我年纪大了,每次去买菜也挺折腾的;只是......,只是我要和两个孩子商量一下。”

苏悦然听秦奶奶如此说,心下了然,秦奶奶大概是误以为让她进养老院。

“秦奶奶,你身体不错,不用住在‘幸福港湾’,需要他们提供什么服务,你说了算,咱是在自己家里,享受他们的上门服务,跟养老院完全是两码事。”苏悦然打消着她的顾虑。

秦奶奶心里还是有些犹豫不定,也不想给孩子们多添麻烦,一时不知道咋说。

苏悦然意识到,这事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容易,老人的背后是一个家庭,估计都需要做工作,自己虽然是真心想帮助她,但是还是要把控好尺度。

“这样吧,秦奶奶,这事咱们不急,我今天来主要就是把这个消息带给你。”

“中午你想吃点啥,我找‘幸福港湾’定两份餐,咱们体验一下,如果还算满意,以后你再找机会和孩子商量商量。”苏悦然也想品尝下上门服务的伙食咋样。

秦奶奶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就是血压有点高。”

苏悦然拨通了“幸福港湾”负责人吕成顺的电话,一阵寒暄之后,说清楚秦奶奶的想法和身体情况,定了两份餐。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吕老板亲自带着两份餐来了。

毕竟“幸福港湾”开业的时间也不久,还处在宣传期,目前入住和选择居家服务的老人都还不多,他也想在枫桥社区这边多积攒一些人气。

吕老板大约四十岁出头,中等身材,看起来平易近人,他刚进到秦奶奶客厅的时候,也被屋里的景象和饭味给震撼到了。

苏悦然连忙帮秦奶奶收拾好餐桌,一起吃起盒饭。

餐食看着还不错,共一荤两素,分别是鸭肉炖冬瓜、炒芹菜和西红柿鸡蛋,菜量不算大,但也足够老人的饭量了。

“还挺好吃的!”秦奶奶称赞道。

用餐完毕之后,苏悦然和吕老板一起帮秦奶奶把屋子好好打扫了一遍,着实费了不少功夫。

临出门,吕老板把名片递过给了秦奶奶:“老人家,你要是跟孩子商量好,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也可以抽时间到服务中心去参观参观。”

“好的,谢谢你,也谢谢小苏。”秦奶奶真诚的道谢。

“吕老板,谢谢你啊,还让你亲自跑一趟。”出门后,苏悦然客气了一番。

“是我谢谢你才对,帮着介绍客户。”吕老板哈哈一笑。

“不过,我之前一直认为秦奶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上门服务的,一个人独居的弊端确实很多。”苏悦然有些泄气。

“慢慢来,现在老百姓的观念比前几年已经转变很多了,‘幸福港湾’的居家养老运营模式需要老人们慢慢适应,品牌也需要口口相传,他们犹豫也是正常的。”吕老板安慰着。

“吕老板,给我留几张你的名片吧,我们网格还有几位独居老人,我最近几天要挤时间入户拜访一下。”苏悦然开口道,心里下定决心无论最终能否帮上忙,至少要对每个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

“哈哈,你真是比我的员工还给力!”吕老板乐不可支,说着递过来一叠名片。

接下来的几天,苏悦然对剩下的八位独居老人逐一登门,进行了详细摸底。

其中,有一位老人是低保户,听说可以享受免费的上门服务,满心欢喜地联系了“幸福港湾”签订了相关协议。

还有四位老人身体不错,精神状态也可以,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之所以不跟儿女们一起住,是因为他们对老房子有着较深厚的感情,不愿意搬来搬去的,左邻右舍也都是老邻居,平时相处比较愉快。

但是当他们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