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 全能社工(1/2)

作者:永了尘
“打开眼界观四海,内察不足助万民”,市阳光街道的口号是这样喊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百姓家园建立以来,拉近了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距离,沟通起来也畅通了许多。

只是之前划分网格的方法是将每300户作为一个网格,如果是较大的小区往往会被分为好几个网格,每个网格各配备一名网格员,导致同一个小区却由不同的网格员服务,工作上会比较散乱,社区管理起来也蹩手蹩脚。

而且,居民每每遇到事情时,就会询问网格员,但真正办理业务时还是要到社区大厅找两委成员去办理,社区业务窗口的分工是一位两委成员负责一个窗口,若是遇上有人请假,其他人却办不了,居民往往就要白跑一趟。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一线城市推行了“全能社工”的服务模式,社区管理逐渐进入全能社工时代,要求社区工作人员既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会具体的业务实操,一人多能,才可以全方位为居民服务。

所以,阳光街道决定积极学习一线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准备在市率先上线“全能社工”服务模式,便对所辖社区、网格进行了大的调整。

阳光街道把区域相近的小区网格按照就近或便利的原则,将几个网格纳入到一个百姓家园管理。

又把所有社区两委成员从社区大厅分别下沉到百姓家园办公,统一称为“网格主任”或“网格长”,形成了网格长加网格员的一站式管理模式,让居民少跑腿,提高工作效率。

文苑社区在阳光街道里算是规模较大的社区,所辖居民4200多户,近13000人,目前已经成立了三个百姓家园,分别是胜利家园、如意家园和吉祥家园。

人员配置方面,负责综治维稳的李庆国抽调到了别的社区,目前文苑社区除了正、副书记之外,还有四位两委成员和十二位网格员。

为了做好人员安排,书记张晓爱和副书记王秀娟俩人商量许久,最终根据小区规模大小和百姓家园的位置不同,把两委成员和网格员做了重新的分工。

崔文巧被分到胜利家园,带着三个网格员。

杨如轩被分到吉祥家园,带着三个网格员。

苏悦然被分到如意家园,带着两个网格员。

王倩楠带着四个网格员留在社区大厅,因为管理的小区都在社区附近,所以暂没有成立专门的百姓家园。

重新分工之后,社区大厅只剩下社区书记和副书记,还有王倩楠和四位网格员。

苏悦然作为如意家园的网格长,虽然居民人数最少,只配了两名网格员,但是辖区里是化肥厂宿舍和火柴厂小区,两个小区都是破产单位的宿舍,所以在几个百姓家园中管理难度算是最大的。

文苑社区会议室里,王秀娟递给每个网格长一本工作清单,只见: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住房申请、育龄妇女随访、党员活动、出租房管理等几十项业务,全部都下沉到百姓家园办理。

看着大家瞠目结舌的样子,社区书记张晓爱正色道:“现在社区所有的业务都下沉到百姓家园,各位网格长一定要肩负起责任,带领网格员们尽快熟悉各项业务,使百姓家园良好运转起来!”

“如此,居民就可以在家门口办理业务,百姓家园才能真正发挥出它成立的意义!”张晓爱书记继续补充了一句,才离开了会议室。

苏悦然不禁点了点头,去年去市学习的时候,曾经学习过百姓家园的先进经验,所以她很认可社区现在打造的全能社工模式,它是可以将社区服务的“天时地利人和”发挥到极致的好举措。

“我们都不是人,都是万能的神。”崔文巧撇着嘴说着。

“天哪,我们要分家自力更生去了,像极了一个大家庭里的儿女各个成家立业了,现在要分家单过!”杨如轩也一阵感慨。

“我刚把民政业务熟悉,现在再接着学习其他业务,真像参加了极限挑战真人秀。”想想接下来的几十项工作,苏悦然就头大。

但转念一想,之前社区大厅就民政口最忙,现在搞全能社工,相当于把工作均摊了,自己应该是适应最快的才对,苏悦然信心足了不少。

大家开始各自收拾东西,去百姓家园办公。

如意家园,是一处独立的院子,办公室、活动室、档案室一应俱全,办公环境比在社区大厅还要安静舒适,出了院门,就是管辖的两个小区。

走到办公室,苏悦然看向网格员刘美丹和范琳琳,她俩刚参加工作没几年,要比苏悦然小六七岁,看到苏悦然来跟她们在一起办公,都感到非常开心。

刘美丹身材中等,烫着短发,脸蛋圆圆的,看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她开口说道:“悦然姐是做民政的,咱们有福了,以后肯定是各项业务办理最顺当的。”

范琳琳身形高瘦,皮肤略黄,看起来性格有些好强,她也看向苏悦然说:“悦然姐,听说你做网格员的时候是全街道考核第一名,以后多教教我们啊!”

“咱们三个是真善美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