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6章 创城拔菜(1/2)

作者:永了尘
“创城不易年年创”

“我辈皆是创城人”

刚参加完街道举办的创城启动大会,苏悦然和刘美丹俩人胡编了两句诗,一唱一和地往如意家园网格室走去。

2018年,市在全国文明城市113个地级提名城市中,年度测评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进入了前十名。

2019年,作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中间年份,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工作标准会更高,创城力度也会更大。

因为,2018至2020年连续三年是文明城市创建评选的一整个周期,由中央文明办组织国家统计局和中央文明委部分成员单位组成测评组,并且会以实地暗访考察、入户问卷调查、网上材料审核三种方式,对全国文明城市的提名城市进行每年度测评。

创城的意义不言而喻,通过创城,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识,使人民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但每一次创城,都是一段难忘的奋斗历程。

能够参与创城工作是光荣的,但是也是非常艰苦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市里创城每次都是一层层、一级级的开会启动。

创城任务会从市里下到区里,区里下到街道,街道再下到社区。

最后,创城工作的实际开展,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变成街道和社区的工作。

不管你人手够不够,资金足不足,创城工作都是第一位的,不容有失!

作为最最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苏悦然她们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居民。

甚至有的居民会认为,创城就是给社区创的,创好了就会有很多奖金。

每每听到这种说法,社区工作人员就委屈的吐血......

反正工作这几年,苏悦然从来没见过奖金长啥样。

为了创城,苏悦然和同事们拼了,五加二,白加黑,逐渐成为工作的常态。

早六晚九,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社区工作人员几乎人人变成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

干得了清洁工、做得了维修工、抹得了墙、平得了地,摇身一变又成了拿着大喇叭发传单的新闻写手。

还是那句话,只要想想每月二千元左右的工资,这份工作便可以让社区人员萌生一次又一次辞职的念头。

但是,现实是无奈的。

她们大多人的青春已经奉献给了社区工作,这里有舍不掉的情愫;离职转换职业赛道,却又有太多的阻碍。

所以,社区的年轻人流动性很大,时间久了,留下来的多是大龄女士。

已过而立之年的苏悦然,越发感觉自己成了社区姐姐中的一员,为了创城工作,不得不放弃了接送孩子,不得不舍掉了精致妆容,一天到晚泡在小区里。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讲,上面政策千千万,落到百姓头上也是一针一线。

苏悦然经常告诫自己,无论街道和社区领导给自己多大的压力,到了居民那里都要保持好的工作态度,多做对居民有益的事情。

这不,苏悦然和刘美丹带领几位劳务派遣人员,刚把火柴厂小区和化肥厂宿舍的地面、楼道和公众区域的卫生清扫干净,水还没喝一口,就收到了一份来自街道创城办的工作督办单。

是化肥厂宿舍二号楼五单元一楼江大娘家门口有种菜现象,需要快速整改。

“咋办,悦然姐,你陪我去看看吧,我一个人有点打怵。”刘美丹央求道,化肥厂宿舍是她负责的网格。

“我喝口水哈。”苏悦然摸过来杯子,灌了几口凉水。

平时苏悦然是很少喝凉水的,但是现在真没有等热水变凉的时间,往往屁股还没坐下,又有新的任务派发过来。

苏悦然和刘美丹一起来到江大娘家,只见门口的空地花盆里,种了一些韭菜、辣椒。

“天哪,我一直以为是花呢,看见结出果实才知道是蔬菜。”刘美丹看着绿绿的小辣椒不好意思的说道。

“看这小辣椒还挺可爱的,拔了多可惜啊!”刘美丹接着说道。

江大娘正坐在储藏室门口剥莲子,看到苏悦然和刘美丹过来,心头顿时一阵紧张。

因为,最近社区里创城的宣传和执行力度都很大,规定门口不能乱放东西、自行车要放到车棚、养狗需要办证等等,那要求多了去了。

江大娘心想:这俩小姑娘来,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准没好事!

苏悦然蹲了下来,跟江大娘解释道:“大娘,现在创建文明城市,不让在门口种菜,现在就差您家门口没拔了,街道明天来检查,您得多支持我们的工作,今天就得拔掉啊!”

江大娘面露为难之色,长叹一声:“唉,韭菜割了没问题,辣椒如果拔掉,我还怪心疼的。”

“是挺可惜的,大娘,不过还是要拜托您多多支持我们。”苏悦然双手合十的说道。

“江大娘,我们帮你搬到屋里去吧,在屋里阳台上种,不要搬到外边来,就不用拔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