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7章中计(2/3)

作者:富贵芳华
骆姨娘索性进来道,“那要怎么说?你是能让公主同意分家,还是能让她同意给缙儿娶个高门贵女?若宁家姑娘着实是个好的,我倒不反对缙儿娶她。就算那姑娘娘家没助力,可日子不都是人过出来的?当年要不是看在老太太的份上,我还不高兴给你做小呢。可这么些年下来,我除了名份比不上太太,你能给我的,也都给我了。我便是嫁个寻常人家做正室,也不见得有你待我的这份心。”

前半段说得秦孝弘犹有不服,可后半段却说得他默不作声了。

如果说年轻的时候,他也希望门当户对。可这么多年过下来,他早明白夫妻之间脾气相投,相互体谅,可是比门第学识更加重要的事情。

起初他也不是不愿意待正妻好,可实在是处不来。彼此都不算没学识的人,可对事情的看法往往是南辕北辙。且不愿意相互迁就,所以他也慢慢把心放在骆姨娘身上。

骆姨娘说他待她好,其实她待他更好。

虽说当年嫁来有些不情不愿,但这么些年,他的衣食起居,全是骆姨娘在打点。

更别提生病难受的时候,挨他骂的是骆姨娘,受他气的是骆姨娘,可依旧乐呵呵给他端汤递水的还是骆姨娘。

她没读书,字都不认得几个,却偏偏教出了爱读书的孩子,是他一生最大骄傲。

秦缙看他爹脸上似有松动之色,又补了几句,“爹您请想,孩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但凡好一点的东西,公主肯给我吗?我不怨她,更不怨爹,事实上,因为有公主在,这些年虽被管得严些,但皇上一直是偏着咱家的。否则我这科举求学路上,也不会如此顺畅。如今公主提了这门亲事,看着是不大般配,但我觉得,只要姑娘人好,与我合得来,不也是坏事变好事?失之东篱,收之桑榆,这天下哪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好事呢?”

秦孝弘这回没有反驳了,只道,“婚姻大事哪能轻易决定?你先回去,让我好生想想。”

秦缙听话的走了,秦孝弘心中却有些难过。

缙,没啥好意思,就是指红色的布。

当年这个儿子出生时,他欣喜若狂,想了许多有着美好寓意的名字,可公主统统不许。说什么不能伤了正妻的心,最后指着儿子身上的小红包被,就给起了这么个名字。

秦孝弘当时就气得不行,找大哥说理,大哥永远都是和稀泥。

说那些好名字,等以后生下嫡子再用。

可郑氏早已不能生育,他哪来的嫡子?

秦孝弘知道,自大哥成亲后,就越来越偏向公主和自家孩子了。这个他完全可以理解,人皆有私心,秦孝弘自己,肯定也更疼自己亲生的孩子。

可他真没想到,大哥大嫂居然会自私成这样,连一个好点的名字都不肯给他的孩子。

幸好祖宗庇佑,秦缙虽然没个好名字,却很是争气。可随着他一路顺利的通过科举,秦孝弘也发现,大哥大嫂对他的忌惮越来越深。

想想那边嫡出的大侄子,秦孝弘真是看不上眼。

小小年纪就在家横行霸道,略大些就出去欺男霸女。

从前还能找些借口,说些什么年纪小,不懂事之类的话,可如今一年年大了,越发不象样子。尤其还有个上进争气的堂弟比着,谁看不到呢?

只秦孝弘在高兴亲生子争气之余,心里始终是担着心的。就怕哥嫂出幺蛾子,没想到该来的还是来了。

其实在他对宁家,对英王府都是挺有好感的。

如果这回昌乐公主说的是宁芳的亲妹妹,说不定他就允了。可宁小王妃的堂妹,还是庶出,就让他为难。

就算秦缙也是庶出,可大凡当父母的,总是偏心的。本就觉得出身上,委屈了自家孩儿,便越发想给他娶个名门淑女,补偿一下。

不过秦缙有句话说得很对,如果真是那么好的姑娘,昌乐公主肯让人进门吗?

如今兄嫂强势,嫡子又不争气,他们有生之年,是绝对不会愿意分家的。那么秦孝弘唯一能给儿子争取的,就是让他当官,外放到别处,好过跟自己似的,在府里受憋屈。

所以秦孝弘才想给儿子娶个有助力的姑娘,到时自己帮不上忙,他们也不至于在外头太艰难。

但就算娶了高门贵女,万一两口子合不来,那也确实没什么用处。

就象秦孝弘与正妻只生了两个女儿,结果正妻就拿娘家所有人情关系,给两个女儿谋了亲事。

一个嫁了她娘家侄儿,一个嫁了她嫂子家的亲戚。

秦孝弘不是说这样亲上做亲不好,只是那两家皆是远嫁。他原想留女儿在京城附近,日后也好有个走动照应,妻子还疑心他是不是为了庶子铺路,根本就不听。

若是这样比较起来,娶个能情投意合的姑娘,实在是比门第什么的更加重要。

再说宁家也不算一点没门第,江南富庶,若日后儿子能谋到江南去当官,还不怕没人照应了。

他这心思正活动着,骆姨娘又嘀咕了句。

“你还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