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9章 诚意价值千金(2/3)

作者:玖拾陆
的题目已经明明白白摆在了他的眼前,他要做的是拿起笔、尽自己所能地写一篇好文章,而不是想为什么这题给他了。

写文章难吗?

做诚意伯府的姑爷,难吗?

不难的,那么好的伯府,那么好的大姑娘,他尽心尽力去做,和念书时一样刻苦、用心,能对得起伯府的器重、大姑娘的欣赏,这不就行了吗?

其他的问题……

是,婚姻大事,必然还有许多问题,但一样样去解决,一定都能解决。

这么一理顺,余璞长长舒了一口气。

而后,他自然而然地又想到了林大姑娘。

若没有记错,大姑娘闺名“云静”。

他想,真是人如其名。

这一夜,余璞睡得比前一夜好太多了。

待天亮时,他把写好的家书送去驿站,请驿官快马送回家乡去。

再迈入翰林院时,余璞也沉稳很多,面对林玙恭谨行礼,没再把自己弄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了。

林玙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余璞自己想明白了许多。

没有催促什么,衙门里也不是个说家常的好地方,林玙只浅浅笑了笑。

余璞的脸还是红了。

没有那么夸张,只隐隐烧得慌,他明白是叫伯爷看穿了,便鼓足勇气道:“晚些我去生辉阁,再拜访下陈东家。”

林玙颔首。

待日头偏西,陈桂正在家里逗一双儿女耍玩,等着一块吃晚饭时,廖子急匆匆寻上门来。

“余大人找东家,人已经在生辉阁了。”

陈桂一愣,而后眼睛一眯,乐呵呵笑了起来。

陈桂急忙赶回了铺子里,顺着楼梯上去,看到了雅间里的余璞。

余璞坐在桌边,心神很静,也十分放松。

陈桂见状,一下子有底了。

原想着最多三五天,没想到,就两天!

陈桂与余璞打了招呼,面对面坐下,没让余璞招待,自己添茶。

稍稍沉默之后,余璞先开了口:“陈东家,我也一样开门见山吧,我、我想和大姑娘议亲。”

饶是心里有底,真听了这句话,陈桂还是有一股子舒畅之感。

哎呀,真好啊!

他陈桂,也当了一次媒人。

而且,余大人这两天到底想了什么,与那天紧张又不好意思的样子差太多了。

脸没红透、脖子也白净。

哦,耳朵没藏住,是红的。

陈桂乐得直搓手,道:“余大人愿意就好、愿意就好。”

最要紧的话说出来了,余璞喝了口茶,压了压噗通噗通的心跳。

别看他面上看着还稳,其实心里远没有那么平静。

“我是这么一个想法,”余璞顿了顿,继续说,“东家也知道,我父母并不在京里,婚姻大事总要由父母点头应允,我今早送信回乡、与他们提了这事。”

陈桂对此很是认同。

成亲之事,没有越过父母的道理,两地说亲,麻烦是麻烦、也容易耽搁,但很有必要。

而且,陈桂确实有了一丝好奇,余大人怎么突然就想通了?真是伯爷在翰林院里给足了压力?

他这么琢磨,也就这么问了。

余璞没有藏着掖着,哪怕很不好意思,他也把自己的思考与想法摆了出来。

与林大姑娘说亲,是他高攀,哪怕是女方主动开口,也改变不了这一点。

他一个新科进士,除了学问与勤勉之外,能奉上的也就是“诚恳”了。

要让府里看到他的真诚。

他想与大姑娘结亲,不是奔着各种攀附的好处,而是,他真心实意想着之后能与大姑娘过好日子。

诚意在一些人眼里可能并不值钱,但余璞想,在诚意伯府里,诚意价值千金。

陈桂听得很认真,听余璞的迷茫以及思索,以及最后的结论。

不由自主地,他鼓起了掌。

这是他的习惯了。

恩科之前听了那么多学会诗会,听到精彩处就鼓掌。

反倒是余璞,自打入仕后就没再参与过那些,一时之间有些愣怔,而后领悟过来,道了声谢。

陈桂又问:“还有别的想法吗?”

余璞知道陈桂指什么。

身份家底就在这儿了,即便父母闻讯后急忙从家中赶到京城,他们也弄不明白侯府办婚事的议程。

他摇了摇头,道:“都听府里安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