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七二章 一战成名天下知(2/2)

作者:
铁路中断运输至今;三战冀鲁边,摧毁日伪政权,收复县城7座;四战德州,击毙日军35名,俘虏日军126人,消灭伪军共计3700余人。这篇新闻稿播发前,送蒋委员长审核时,蒋委员长竟然把程潜等人叫来一起审核。结果,足智多谋的第一战区参谋长晏勋甫、副参谋长张胥行早已从八路军攻占德州中看出了门道,此时就向蒋委员长建议,应该行祸水东移之计,大力宣传八路军的德州之战,利用日军惯于报复的心理,夸大八路军115师东进先遣支队的实力,迫使日军抽调沿陇海路追击的精锐师团回师鲁北,去与八路军争夺德州!这个建议虽然是祸水东移之计,但与萧四明的作战目的不谋而合!只要能减轻陇海路作战**的压力,在蒋委员长那里自然就是锦囊妙计,肯定是会被采纳的。蒋委员长当即指定晏勋甫修改陈布雷的稿子。想那晏勋甫为了缓解战局危机,连掘开黄河大堤、引黄河水拒敌的绝户计都能想出来,修改这样的稿子自然也不难。晏勋甫竟然在文稿上添加了一段话,东进先遣支队就是十八集团军115师主力343旅,也就是原来的中央红军。从指挥官到士兵,全都是千锤百炼、具有10年作战经验的老兵。该部整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后,奉命北上山西战场,屡建奇功,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再打广阳伏击战,紧接着就出奇兵收复山西盂县县城,在碾子沟阻击战中击毙日军第109师团第119联队联队长石田金藏大佐,接着就马不停蹄,偷袭正太路测石站,炸毁洮河大桥,后又摧毁日军太原机场,攻占寿阳县城,并在马坊全歼日军十六师团骑兵第二十联队,在午城、井沟再次重创日军。看来,的高级将领虽然对、八路军一直存有偏见和戒心,但对八路军的战报看的却都很仔细,竟然把八路军的重要战斗都记得清清楚楚!就这还不算,晏勋甫在修改时,现在第十八集团军115师主力343旅雄踞德州,南下可攻占济南,北上可直逼平津,战略态势极为有利!这篇陈布雷起草、晏勋甫修改的新闻通稿,让人一看,就会明白,原来是八路军主力中的主力、115师343旅打着东进先遣支队的名义到了津浦路边,难怪打一仗胜一仗,杀鬼子如同喝凉水一般!至于八路军总部捷报上的率军攻打德州的东进先遣支队司令员萧四明,在晏勋甫修改过的新闻通稿上,就变成了343旅代旅长、东进先遣支队司令员萧四明,而且是在朱毛红军中由士兵一路干到了团长、师长,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红军骁将!晏勋甫只想着调动日军精锐师团回师鲁北、减轻陇海路**的压力了,也不考虑这样做会给萧四明部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了!果然,这篇新闻通稿一发,云集在武汉的各家记者蜂拥而至,把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门都堵住了,一个个拿着照相机、钢笔,都要采访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负责人,请他们介绍八路军东进先遣支队、也就是115师343旅的抗战事迹。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请示延安后,召开记者见面会,真的是详细介绍八路军北上抗日以来,与日军浴血拼杀的战斗历程。但由于中央社播发的新闻通稿言之凿凿,非要把东进先遣支队成是343旅,出于抗战大局考虑,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领导也不能辟谣,指证中央社的新闻通稿是胡,还得默认。这事儿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八路军东进冀鲁边彻底合法化了。那些对八路军发展过快心存戒意的人,再也不能指责八路军违背军令、跨区域作战了。一时间,武汉三镇的大街巷到处都回荡着报童稚嫩的声音:“号外号外!八路军攻占德州!”“卖报卖报,八路军全歼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日军华北驻屯军混成旅团第二联队第二大队!”(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