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115师独立营(2/2)

作者:

343旅旅长陈光是中央红军威名赫赫的战将,长征时就是红二师的师长,脾气火爆,收到电报后,回电说343旅部队调动他当不了家,让周建屏直接请示师部、总部和延安!

陈光不是踢皮球,而是说的实话,他确实当不了家!

周建屏感觉他向115师师部报告效果不好,就只能打电报催促聂司令快点和115师师部联系。电报来电报去,115师的林师长取了个折中办法,让营完成整编后配合晋察冀军区部队作战,但没同意将营编入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序列。

周建屏满心希望将一色日式装备的营编入自己的部队,增强部队的战斗力,愿望没能实现,再一看到萧四明和张绍东他们在喝酒,气就不打一处来,自然是要劈头盖脸地训这几个人了。

历史上,明天,也就是12月15日,驻平定县的日军将会再次攻向盂县,三支队和687团在县城南面的清城镇打伏击,消灭日军2oo人,但没能挡住日军的进攻步伐,日军当天晚上占领盂县城,次日一早匆匆撤离。687团和三支队主力,应该是在打完伏击后主动转移,撤到了平山县。344旅在平山县完成了组建689团的任务。后来,由于日军于1938年元月再次占领盂县,并逐渐控制盂县战略要点,将盂县变成了游击区,三支队主力在平山县活动,周建屏于1938年6月因旧伤复发,病逝于平山

县小觉镇。

现在,萧四明横空出现,打得从寿阳出发进攻盂县的日军伤亡惨重,看来,平定的小鬼子明天是不会再来攻击盂县了。因为到现在为止,没有接到任何有关鬼子出动的情报。

没有敌情情报,周建屏又没能把营收归麾下,心情不是很好,把电报让几个人看后,就交待早点休息,明天一早送687团部队开赴平山归建。

夜太深了,周建屏身体也不是很好,交待完,就让王麓水、萧四明走了。

战争年代,办事效率高!

第二天出完早操,送走687团的同志们后,陈宜胜就带着5o个赤手空拳孟平阳寿榆五县游击大队的战士,来找王麓水和萧四明了。那架势,就是让萧四明兑现诺言的!

萧四明内心里一万个不愿意让曾经编入他的伤员队伍作战的那二十七个游击队战士离开,但是他也知道孟平阳寿榆五县游击大队需要这些战斗骨干归队,没办法,只好下令让已经编在各排的二十七个战士、包括现任四排副排长的韩纯义、辎重队副队长的杨桐,全部归队!

这些战士归队时,每人肩上一支三八大盖,腰上挂着两个子弹盒、四颗小甜瓜手雷。排长韩纯义、副排长杨桐除了一人一支三八大盖外,腰上还挂着王八盒子,就差没挂望远镜了。

至于萧四明答应的支援15支三八大盖,陈宜胜也一次带走了,而且每支枪还让萧四明给配了1oo发子弹!

陈宜胜刚走,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就带着三支队的人来了,领走了六挺九二式重机枪、六挺九六式轻机枪、六个掷弹筒、二百颗小甜瓜手雷。

九二式重机枪每挺配备了5oo发子弹,九六式轻机枪每挺配备了1ooo发子弹。

最让周建屏高兴的是,王麓水和萧四明了他一部分西药,还给了他2ooo块银元。

跟着周建屏来领武器弹药的三支队大队长叶长庚喜滋滋儿地对王麓水说,有了这六挺日均新式重机枪、六挺拐把子轻机枪,小鬼子再来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们好好地喝一壶了!

叶长庚的父亲是猎手,他从小跟着父亲学打枪,是红军中有名的神枪手。他的故事写成了书,就是从挑夫到将军。

周建屏领着三支队的人兴高采烈地走了,王麓水趁热打铁,让萧四明集合队伍,宣读了八路军115师的整编命令!

“115师营”,一个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名字,从此诞生!.

...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