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六一章 濮阳之战(二)(2/2)

作者:
。这样一来,警卫营的自动火力就大大加强了!这一开打,原本只有轻武器的警卫营,火力之密集、绵长,超出想象,机枪、晋造步枪、驳壳枪打的都是连射,子弹不要钱似的朝鬼子喷射。这是日军大部队行军,虽然是夜晚,但原来布设伏击阵地时,距离公路相对都稍远,最近的也得在200米外。因为太近的话,万一日军的坦克、装甲车、汽车上来的话,车灯乱晃,很容易暴露。隐蔽伪装搞的再好,那也是有破绽的。特别是夜晚,万籁俱寂,放个屁,响声都比白天大的多。何况东进先遣支队来不及构筑坚固工事,也没打算构筑坚固隐蔽工事,伪装的再好,也只能是简易伪装,很容易被发现的。如果是在太行山里打伏击,那就不同了,部队可以借助山势掩护,隐蔽到公路边30米内,除了开枪,还可以用手雷大量杀伤日军。大平原上,没有沟渠的话,不可能把伏击阵地设的那么近的。步兵距离公路200米,坦克、装甲车、汽车距离公路500米,炮兵团的野炮、山炮阵地还在坦克、装甲车、汽车阵地后面。这个梯次配置火力的伏击阵地,更有利于发扬火力!只是一轮火力打击,日军的前卫中队就被打趴下了。鬼子确实顽强,打击来的这么突然,八路军的火力如此凶勐,还有一些反应快的鬼子,在信号弹起、中队长、队长、分队长们喊出散开、卧倒、反击的口令后,迅速扑到,接着就开始出枪,拉动枪栓,推弹上膛,片刻之后就开始还击了。这么勐烈的火力,竟然还有鬼子还击,而且枪法那么好,那个战士只有身姿高一、或者是激动的抬起头来,鬼子的子弹就飞过来,非死即伤,没有侥幸!快速换过弹匣的八路军机枪,叫的更欢了,勐烈开火,向敢于还击的鬼子狂扫。警卫营的掷弹筒组此时发挥了作用!鬼子前卫中队正面和侧面的鬼子,不用,那都死透透了。侥幸活着的,基本上都是队后中间、队尾的左侧行军纵队的鬼子,也就是公路东侧靠近马颊河方向的鬼子。日军是三路纵队行军,左侧一熘日军侥幸未死的,卧倒后本来可以翻滚一阵,然后借着夜色掩护,向马颊河方向逃窜的。但独立混成旅团的士兵不是那些征召预备役的特设师团的老鬼子,而是一色的青年军人,狂热的很,非但不逃,还出枪反击,好象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一样!警卫营每班都有一具掷弹筒,此时不用,更待何时?掷弹筒组发威了,炮手们伸出拇指概略瞄准后,就开炮了,一发发榴弹腾空而起,朝着公路东侧负隅顽抗的鬼子打去,轰隆一声,就是一团烟雾,捎带着把鬼子的残肢碎体高高抛起!掷弹筒不可能打的那么准,得一发试射后调整一下角度,等第二发、第三发的时候,就打的准了!鬼子前卫中队负隅顽抗的鬼子,在如此勐烈的机枪、步枪和掷弹筒的火力摧残下,哪里还能有活着的么!(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