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东楼的眼睛 2(3/4)

作者:唐船浩瀚(书坊)
“回大人,斥候官已报,左右两路水军今日就可完成布防。”张岳道。

“继续派细作打探详细敌情,准备明天攻城。”戚继光边边手握一串长长的捻珠,用手一颗一颗地数着,仿佛在计算着战争每一步的得失。

一名侍卫进来,道:“禀报大帅,有朝廷的密信。”

“嗯,请进来。”戚继光答道。

陪同许氏父子的一位军官进账,拜见戚继光,呈上一封书信,道:“启禀大帅,有朝廷内阁给您的密信。”

戚继光拆开信封,看完后,起身叫道:“张岳听令,令你带领卫队,保护许氏父子进京,即刻出发。”

张岳一脸惊愕,大声嚷道:“此刻正是用人之际,我怎么能离开大人呢。”

“不得有误!”戚继光厉声喝道。

张岳无奈地看了看戚继光,道:“大帅保重!张岳领令。”

张岳出了大营,在一个官兵的引领下去见许氏父子。

许仪后远远就看见了张岳,上前便拜,高声叫道:“拜见张将军,戚大人可安好!”

张岳看许仪后父子,似曾相识,到了许仪后跟前,问道:“你认识我?”

许仪后感慨地答道:“老儿当然认识张将军,还记得舟山一别,已六、七年了,若非当年得将军保护,老儿如何才能回到大明啊。”

“嗯,想起来了,你就是那当年被裹进海盗里,从日本国归来的郎中,当年王直虽受了招安,但那些害怕被清算的余部不肯回国,在舟山群岛上闹事,若不是你家公子烧了八幡菩萨船,怕他们还不肯回头啊。”

张岳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仿佛看到一群海盗和一群被海盗劫持的百姓厮打在一起,张岳带领官兵们驱赶着这些人上宁波船,另一群人要上八幡菩萨船,直到一排排八幡菩萨船起火,大家才平息下来。

放火的竟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少年放完火后,像只猫一样跑到张岳面前道:“大人,我把海盗船全烧了。”

张岳回忆着当年的情景,看着眼前的灵儿,不由得用手抚摸着灵儿的头,道:“想起来了,是你。”

灵儿微笑着对张岳点了点头。

“真不是时候呀。”张岳叹道:“许郎中,戚大人准备明天就要攻城,朝廷却要我护送你们赶路,唉……”

“戚大人要攻打平海卫了?胜算如何?”许仪后担忧地问道。

张岳面带忧郁地答道:“平海卫防卫森严,我们的探子,无论如何进不了城,怕会是一场恶战。”

“张大人,戚大人是可我等救命恩人,即到此,可否让我等一拜?”许仪后问道。

张岳答道:“也好,随我过来。”

进得大帐,许仪后领着灵儿跪倒在地,道:“拜见戚大人,可否记得老儿许仪后。”

等许仪后抬起头,戚继光道:“嗯,是你啊,几年不见,可安好!近日这里会有大战,我得奉命保护你进京,一会就随张将军出发吧。”

“老儿知道大人有难,故此请见,也许能帮得上大人。”许仪后道。

有人应声问道:“来听听,你怎么能帮得上戚大人?”

“老儿在日本国很多年,深知他们的语言和规矩,今天就让我混入卫城,摸清敌情,好使大人用兵。”许仪后答道。

听父亲这么,灵儿急忙道:“爹爹,我去吧”。

“儿闭嘴,国家用兵大事岂能儿戏。”许仪后对着灵儿呵斥道。

灵儿不服气,问道:“爹爹难道忘了,在舟山的时候我是怎么救你们的?”

许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灵儿到戚继光面前深施一礼,讲道,“戚大人,我爹只会看病,要做细作的事情,我最拿手,再了,万一我爹有个好歹,您如何向朝廷交代呀!”

戚继光仔细打量着灵儿,十六、七岁的少年,浑身透着一股机灵劲,便问道:“孩,你可练过功夫?”

灵儿也不答话,眼睛滴溜溜乱转,看到侍卫中的一个大个子,指了一下,道:“戚大人,我和他比划一下。”

大个子侍卫一愣,问道:“我?”

灵儿到了大个子跟前,深鞠一躬,眨眼的功夫便把大个子侍卫放倒在地,又深鞠一躬,微笑着道:“承让了。”

随后,把大个子侍卫搀扶起来。

大个子侍卫仿佛刚缓过神来,问道:“你这什么功夫?”

许仪后也显然吃了一惊,忙问道:“灵儿,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

灵儿看着一脸惊愕的父亲,答道:“爹爹有所不知,我天天早晨在清泉山上放牛,都会遇到南少林的一群武僧练武,我就跟着练,少林宗擎师父看我有这天赋,就收了我这个徒弟,我想爹爹天天让我读诗书礼仪,要是能再有点武功,将来才好报效国家呀。”

“不对,这不是什么少林功夫。”将领中有人低声嚷道。

灵儿眼珠一转看了一眼诸将,便又解释道:“爹爹还记得那年在日本国,你救活了一个琉球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