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3章 牧民如子善珍惜(1/2)

作者:星夜阑珊
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唐杰皱眉回想自己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刘弢站不住了,满屋子人都各自领命走了,剩下他。

“我该干什么?”刘弢鼓起勇气问唐杰。

虽然忙碌一天一夜没有休息,刘弢依然不太适应这种突然的放松。唐杰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他这个县长似乎可以靠边喝茶了。这可让他憋得难受。

唐杰见问,招手叫他到窗前,指着窗外的广场,伤病员虽然都勉强进了遮风挡雨的帐篷。可是无数黑压压的人头在忍受着冷雨的洗礼,麻木的的眼神呆滞不动,瑟瑟发抖的身躯彼此依偎着。

“看看你的子民,他们所需要的,正是你所要做的。”唐杰皱起眉头。“可是,咱们却做不了。”

唐杰痛心的离开窗户,把严秘书整理的记录交给刘弢,用极其慎重的语气:“刘县长,这就是你的工作。”

他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刘弢。:“你要记住,灾难虽然可怕,但也是我们成长的机会。中央和省委肯定会帮助咱们,咱们一定要学会自己救自己。句不算危言耸听的话,地震带一旦确定下来,这样的考验也许还会再来。”

刘弢骇然,地震局的老专家点头证实了唐杰的话。

刘弢接过本子,手不由自主的发抖。唐杰拍拍他的肩膀。“坚强面对吧。”

灾难是不可预测的,唯一的选择只有面对。而对于现在这种与世隔绝的状况,除了自救,别无选择。

唐杰深思的转动笔杆,“刘县长,这雨一时半会儿不会结束,震后多雨,也是常态,咱们能不能自己解决避雨的问题呢?”

“到农资部门抢救一些薄膜,也许用得着。”

“好主意。”唐杰展开眉头,“就这么办。外面的山道随时有滑坡、余震、泥石流。我们一厢情愿的等待救援物资,等待不用花钱的援助,于己不利,于外面运送物资的救援人员也不利呀。如果物资运不进来,难道我们就坐以待毙?”

刘弢脸一红,刚刚张云晨私底下就找他谈过,征用物资只怕会令地方财政困难云云。

“如果可以的话,要尽量自己解决。政府不会让灾区人民日子不好过的。”

秘书严,一路上听唐杰安排,虽然非常赞成他的处事果断、老练,也有效,可是怎么就觉得那么另类呢?是不是太书呆子气了。老那么一针见血,谁受得了?

刘弢紫涨着面皮,一个劲保证:”我们绝不做伸手派,请领导放心,只要我们能做到的,一定自力更生。”

“这个等电力恢复了,就想办法做出来。”唐杰随手画了一个简单的雨衣样式图,“用薄膜直接热压,总好过没有吧。”

至此刘弢已经对这个教授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分派,却几乎事无巨细全盘考虑了所有的一切。如果自己在震后第一时刻有这样冷静从容周到的处理,损失肯定会大大降低。他决定好好向这个人学习,潜意识里他觉得唐杰绝对不简单。一个书呆子是不可能到这样的地方来的。也更不可能有这份运筹帷幄的气度。

他开始照着唐杰的安排处理各种细节,对自己的领导班子进行持续有效的运作。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回来。机电队在城郊打出了十眼清泉,饮水问题解决了。自来水公司的人马上接替他们着手消毒与运送工作。

商铺征集到的食品足够两天之用,粮站的粮食也筹备好了,只等有了料就可供应市民。零时通话线路九点就完成了。刘弢的指挥更快捷高效了。分配了下一阶段的任务,刘弢明显的精神抖擞,他望着唐杰:“现在,该干什么?”

“到你的人民那里去。”唐杰一指广场,率先走了出去。

“你还没打雨伞呢?”严在后面叫,他回头四顾,怎么可能会有雨伞?只好手搭凉棚冲了出去。

广场上,灾难中侥幸逃生的市民还没有恢复元气,任凭雨水冲刷而不思躲避。往哪里躲呢?建筑如今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只有这样幕天席地跟老天紧密接触才是最安全的。

唐杰走到人群中,抹了一把雨水,用洪亮的声音:“金川县的父老乡亲,我是唐杰,是省委派来帮助你们抗震救灾的。对你们所经受的苦难,我代表省委各级领导已经全省人民,表示真诚的慰问。同志们,你们受苦了。”他深深鞠下一躬。

现场反应冷淡。有人还:“慰问有什么用?填不饱肚子,暖不了身体,挡不了风雨。”

马上就有人嘁嘁喳喳的议论起来,更有人随声附和。“别摆龙门阵,来点实惠的。”

刘弢尴尬的笑笑。现代人的经济意识太强烈了,干部的思想工作优势已经不存在了。

唐杰毫不在意大家给他的冷遇,他:“对!慰问填不饱肚子,也挡不了风雨。既然这样,你们还在等什么?等物资?我可以打包票的:物资就在外面,离我们不到六十公里的地方。可是这一路全是滑坡、泥石流,物资被堵截在路上,为我们运送物资的人是冒着生命危险,爬高山,下险滩,不能在最早的时间把物资送进来,他们也着急呀。昨天,我们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