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章 理想与现实(1/2)

作者:星夜阑珊
月牙初上时,和问星才回到法院姑姑家。晚饭早就吃过了。姑父叶识秋长着一张方正严厉的脸庞,端然正坐,颇有种不怒而威的气势。

心翼翼叫了一声‘‘姑父。’’

叶识秋淡淡点头。

眼光钉到问星脸上,‘‘回来了——’’

拖长了的鼻音所包含的谴责意味令问星心中发颤。看出他很怕他父亲,难免自责一时贪玩,陷问星于不利。

似乎感觉到的担心,问星鼓起勇气解释:‘‘傍晚的公交车很少。’’

他自知这个理由不够冠冕堂皇,声音弱下去了。

叶识秋的目光瞟到儿子那双湿了一圈儿黑色汗迹的白色网球鞋,没有深究下去。

‘‘吃饭吧。’’家月心疼满头大汗的儿子。出来打圆场。

松了一口气的问星连忙热情招呼到饭厅吃饭。‘‘蕾,快来吃饭。’’

‘‘嗯?’’叶识秋鼻子里又是重重一声,两个孩子又手足无措地站住了。

‘‘叫什么呢?’’他绷着脸,变得狭长的丹凤眼射出严厉的光。

问星一脸不自然的笑。‘‘她只比我大两个月,我们觉得叫名字比较习惯。’’

‘‘是呀,我们在家都是这样的。’’给他帮腔。

‘‘大一天也是姐姐。’’叶识秋鼻子里的冷气使他的形象更加威仪凛然。

想,这大概就是所谓‘‘官派儿’’吧。这样威风凛凛往大堂上一坐,鼻子里一声冷哼,罪犯大概就吓得屁滚尿流,俯首帖耳了。怪不得村里老人没有官派儿,做不了大官。

她正在走神,问星万般不情愿地叫了一声:‘‘蕾姐。’’

叶识秋这才露出一点矜持的笑意,‘‘去吧。’’

饭菜倒是精致,忽然想起中午还空着肚皮呢,可是有那么一个目光锐利的大官坐在身后客厅里,她只觉得有如芒刺在背,一点胃口都没有了。吃了浅浅一盏饭,【城里那碗比起农村的大海碗,只能叫盏。】就吃饱了。

问星显然是没胃口,一脸怏怏不乐,只草草吃了一碗。

手脚麻利地收拾家务,扫完地,又用拖布像姑姑一样把地拖得干干净净。

叶识秋满意的看在眼里,开始热情的招呼看电视吃水果。

晚上,和姑妈挤在问星的床上,问星到哥哥问忠那房里,跟他挤一张床。城里人的居住空间是异常狭的,根本不可能多出一间专为客人准备的客房。

问星把他的房间收拾的很整洁,一床一书桌。

衣柜里都装上了一箱箱打包好的书籍。看标志是从前的学习用书,因为舍不得丢弃,就留下来了;有一些是哥哥用过的工具书和习题集,肯定是为以后的学习做的准备。课外书不多,诗词类的书籍占大半。

估计那么严厉的叶姑父也不会允许他买跟学习无关的课外书。

考虑到城里人很多规矩,老老实实睡觉了。

天未亮,姑妈推醒了,只觉得眼皮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可是马上醒悟,这是在华川,要赶凌晨六点的火车,跟姑姑家月打过招呼,和姑妈悄然离去。

在姑妈家英家里知道了华川之行的目的。她一直很崇拜的大表哥宋书高考差两分落榜,他报考的学院就在华川市,想找姑父叶识秋走走人脉,以议价生入读;或者转到表哥问忠所在的地区重点高中复读。得到的答复是无能为力。不过姑姑家月表示也许可以帮上二表哥书杰的忙,他正读高三呢。

失望的姑妈怀揣着这个承诺,在过年时,同姑父宋实璞带着二上华川。

宋实璞靠水吃水,在自己单位买了四条二十斤的上好鳙鱼,扁担一挑上了火车。在当年这笔钱可够一个寒门户过上舒坦年哩,为了儿子的前程,他认了。

宋实璞是贫农出身,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当兵时立功受奖,转业到地方水利单位工作,依然喜欢冲锋在前,专挑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干,领导当然喜欢他,但是也注定了他升迁无望,升了他,哪儿再找一个踏踏实实办实事的好下属?一晃二十年,他还是中级单位一个副职。除了陪酒宴客,一切琐事都归他管,职工都怕他,一界又一界后生被他凶成了能屈能伸的领导;下面村支部和农民都喜欢他,清淤放水他总是身先士卒,尽心尽力,协调各村各乡都能尽量不缺水也不浪费。在他负责放水灌溉的年份,灌区农田年年丰收,哪怕是雨量并不充沛的年景。

宋实璞总结了一整套旱涝不同年景的灌溉方法,拋弃了过往一到育秧季节就敞开闸门,渠水长流到谷收的不合理做法,改成丰年蓄水,灾年敞闸,并引导村民用堰塘增加蓄水量,节约用水并缩短开闸放水的时间。对于洪涝期过多的库存水他又提议购置了型水力发电设备,配合泄洪为国家电网供电,使之变成了单位另一只下金蛋的老母鸡。

宋实璞凭自己勤勉与用心钻研连年被评为市级劳模。

十年后,老上级也因管理工作做得好,调到了阴山市水利局。别人都认为他升迁在即,他却被发放到下边基层单位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