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在狱中申报远程教育,用紧张的学习来排解无限的思恋所带来的痛苦。
典狱长自唐杰入狱之日起,得到一个特殊的命令。但凡犯人唐杰所提出的申请或要求必须上报省委有关领导批示。很快的唐杰获准报读中央教育电台的经济学电脑在线学习。不久后,他又报读了计算机专业,很快的,监狱里那些电脑方面的毛病就不用,高价请人维修了。
日子不紧不慢的向前,雷在入职半年时,被安排顶替一位请调的同事成为高二(一)班的班主任。她的时间空前紧张起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直到熄灯后才会回自己的宿舍,跟唐杰的通信时间渐渐少了。然而她还是坚持每周一到两次的通信,因为不希望自己所爱的人感到孤独,或者被冷落。
因为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而且离市区远,交通不便,孩子入学不便,很多老师会在合适的机会请调到别的单位。结婚就是一个极佳的理由。喻天韵已经打好了请调报告,只等批准下来就要离开。
雷虽然很舍不得这个室友,然而也只能祝福她了。
忙碌的日子总是匆匆如箭。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2004年秋。雷接待了几个学生家长之后,心情再也不能平静。
班长邢斌在成绩大幅度上升之后,他父亲多次要求将儿子转校,因为学校不在高考试点范围内,所有有条件报考的同学都必须到考点学校挂名。那些获准假释的孩子都会被父母送到陌生的学校寄读,等待参加高考。邢斌私下对雷:“老师,我习惯了你的教学方式,让我突然换环境,重新适应。我怎么可能没心理负担,有了负担,我怎么可能考出好成绩?”
雷虽然知道,孩子们重获自由,当然是投入到社会中最好。可是有鉴于特殊的情况,邢斌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她不知道怎样跟自己的学生讲,只能告诉他相信自己,想办法调节。邢斌很泄气,“难道我们自己的学校就不可以参加高考吗?”这个不合常理的要求让雷很惊讶,却也使她第一次认真来考虑这个问题。
一直以来静蓝学校的任务就是教育与改造,在这里的孩子,家长们多半不报什么期望,就盼着平平安安到期满出狱。学校也没考虑过升学之类的问题,因为第一不是自己的权限范围,第二也没有那么出色的学生。
偏偏这一届,有了,而且不止一两个,在与市一中的比对中,雷发现孩子们完全有冲线的希望。于是这新的苦恼就摆在了师生面前。很多孩子一想到自己根本没机会参加高考就很泄气。雷望着自己的学生,忧心忡忡。除了邢斌等少数几个学生可以在毕业前有时间找到寄读学校,很多时间有限制的学生,几乎就等于没希望了。
她在给唐杰的信中:“孩子们都是好孩子,犯了一次错难道就要终生背着这个污点做人么?本来天赋出众的学生原本都很勤奋,现在忽然明白自己根本没机会参加高考,都没心学习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就在现实面前被粉碎了。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不可以参加高考?我们在孩子们身上费了多大的力气,劝他们努力学习,社会不会抛弃他们,可是现在,这个不可逾越的屏障对我们就是最强有力的嘲讽与打击。”
唐杰手持信件,默默遥望窗外的蓝天。是心直口快,有什么什么,她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话会在第一时间经历几道转折。
唐杰能感受到她强烈的想要帮助孩子们走出阴霾的心情,在深思熟虑之后。他做了这样简洁的答复:“我们要相信政府,相信领导,他们一定会帮助这些失足孩子重新站起来成长为四化建设的生力军,而不是将他们扔进墙角任其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和谐繁荣发展的绊脚石。”
在封信之前,他又加了一句:
“把你的意见向上级反应吧,能不能解决要看领导的魄力,做不做却要看你自己。相信我,政府绝不会置之不理!”
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在阴山市展开,静蓝工业区的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原先荒凉的原野现在高楼林立,配套的景区建设把这片曾经人迹罕至的土地装扮得美丽之极。
陶乐华在视察静蓝工业区的时候顺便走访了工读学校。在对学校的绿化建设和图书馆大加赞扬之后,特地慰问了学校师生,询问有何难处,可以大胆提出来。
机会难得,雷一横心,把被校长考虑了很久都没有答复的,关于建议允许工读学校直接设为高考点的报告拿出来。邱校长阻止不及,拿手巾一个劲擦汗。
现场鸦雀无声。
陶乐华接过申请报告,认真看了一遍。淡定的:“有想法。”他扫了雷一眼,慢慢露出微笑,“年轻人,果然是心怀天下,在工作上很用心嘛。可喜可贺。”
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市长扫了雷一眼,心,这个人在哪里都会出风头,不定什么时候把别人统统带到沟里去,以后可得注意了。能不见面尽量少招惹她。他打定主意回去就交代秘书,以后的领导视察一定要避开这个人,以及这个人呆的地方。
在市教委与省教育厅雷掀起了不大不一场风暴。
“这几年是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