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五节 雪夜(1/6)

作者:呱呱叫
夹杂着雪花的海风不停的呼啸着伴随着那波涛相互拍击的声音毫无顾忌的在海面上肆虐着。

海面上的能见度很差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将人的视线隔断无法看清前方百丈之外的东西。

在一片白茫茫的海面上忽然出现了一盏橘红色的灯光随着时间的推移灯光越来越近同时也越来越亮。

灯光是从一艘船上出来的而且从高度来看应该就是桅杆顶部的桅灯。

这是一艘相当奇怪的船因为船上虽然有三根高大的桅杆但是那桅杆上的帆却是收起来的但这却并不防碍这艘船的度实际上此时的这艘船的度甚至比一些战舰都要快。

推动这艘船前进的并非是什么神秘力量这艘船之所以能够在降帆的情况下居然还跑这么快完全是因为那船中间的一根正冒着黑烟的烟囱很明显这是一艘蒸汽机风帆混合动力船。

这艘船并不是孤单的因为就在离它不远的后边还有一艘几乎一模一样的船两艘船一前一后正用那尖削的船头劈开汹涌的波浪由南至北逆风而行。

跑在最前面的那艘船明显是领头的旗舰因为它的桅杆顶部除了挂着用于指示自己方位并引导后面的那艘船的橘红色桅灯之外还挂着一面象征着海军分舰队指挥权的帅旗而紧邻着这面帅旗的旁边则与后面的那艘船一样挂着一面烈火凤凰旗。

船的甲板上有一些水兵正在忙碌他们正用手中的各种工具将落在甲板与桅杆、绳索上的积雪清除。

一名身穿海军上校军服的人正站在前甲板后方的驾驶台上紧挨着身边的那间小小的驾驶室从他身上落着的雪花来看他已经在这里站了许久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却正是镇虏军海军上校齐鲸波而现在的他正率领着中国的第一支正式成军的蒸汽机风帆混合动力巡洋舰分队前往日本去完成上司交给自己的任务履行一个职业军人所必须履行的职责。

齐鲸波非常的自豪因为他现在是唯一的一个指挥着蒸汽机军舰的海军军官虽然这两艘船上还保留着风帆不过正因为这两艘船是目前仅有的两艘真正的蒸汽机战舰所以齐鲸波自然比别的海军军官更引人注目。

对于自己所指挥的这两艘战舰齐鲸波已经非常的熟悉了自从两个月前从造船场领到了这两艘已经完成试航的战舰齐鲸波马上就对其展开了全面测试。他将造船场提供的试航资料抛在一边自己亲自驾驶着其中的一艘船从长江一口气跑到了台湾在这一路上他已经将自己麾下的这两艘战舰的脾气摸了个一清二楚知道了它们的优点与缺点并熟悉了它们的特性。

这两艘船是同一级别的姊妹舰并按照兵部最新制订的战舰分类标准被归入了轻巡洋舰一类。它们的名字是由林清华亲自命名的一艘叫“李白号”另一艘叫“杜甫号”它们的设计与制造完全是同时展开而且内部的构造完全相同排水量均为让人吃惊的一千五百吨。

动力为风帆与蒸汽机混合动力船上装有两台中型蒸汽机并通过一组简单的齿轮变装置将动力提供给一对明轮推进装置。在顺风时蒸汽机将停止运转但同时保持锅炉的低温燃烧状态以保证蒸汽机随时可以投入使用;在逆风或者是战斗状态时将视情况而定或者帆桨并用或者降下风帆仅仅使用蒸汽机带动的明轮推动战舰前进。

之所以没有使用船尾螺旋桨是因为工匠与技术人员们现以目前的技术而言虽然那种船尾螺旋桨推进技术可以使用在小型的船只上但却无法使用在这样的大型战舰上因为如果使用螺旋桨的话那么将无法解决螺旋桨轴与船体之间的漏水难题而小型船只却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它们的动机可以适当的抬高一定角度利用水位差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对于一千五百吨的中型战舰而言由于其蒸汽机实在太重因此不可能将其抬高否则的话船体重心将变的很高不利于战舰的稳定。

虽然齐鲸波对于那种造船场里的小型船只的推进技术非常感兴趣不过他更喜欢自己的这两艘船毕竟目前只有它们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作战。

作为一种新锐的战舰这两艘船可谓火力强悍无比在它们的船头和船尾各安置了两座可旋转两百七十度的炮塔炮塔上装着的大炮是刚刚新制造成功的专用大口径舰炮这种舰炮的口径与攻城重炮一致都是七寸可以使用相同的炮弹但其炮管更长射程也更远所不足的是其炮管寿命仅仅只有不到两百炮若使用最小装药则可延长到三百炮。

船的辅助武器也很多除了原先的快炮之外还有一种新的中口径舰炮其口径为可观的三寸炮架为与攻城重炮一样的架退式缓冲炮架射击起来很方便。作为必不可少的辅助武器快炮与这种中口径舰炮全部装在中甲板舱中只有在开战的时候船舷两边的炮窗才会被打开炮口伸出炮窗便可开火射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快炮的炮弹得到了巨大改进除了将原来的实心弹改进的更加具有穿透力之外还新制造了一种爆破弹其爆炸威力堪与新的拉火式手榴弹相媲美再加上其所特有的穿透力使得其在战场上为镇虏军立下大功经过两个月的试用前线对于这种炮弹的评价很高并多次催促将这种炮弹尽快推广开来。

此次齐鲸波的任务之一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修真大亨 我真不是装逼打脸 市长大人 命运终结之较量 重生之七零年代旧事 网游三国:我率华夏战万国 我靠种田家财万贯 皇后,别卖萌 迫降在明朝 小狗子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