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九三章 亲见(1/4)

作者:吴言软语
二中和高阳相外得最好的自然是只陵公辛,她的驸马二:二办是自己的好友,房遗爱便去了趟柴府。

见到巴陵,房遗爱把来意一说吧陵是个豪爽的热心人,自然满口答应刁拍着胸脯保证,从明天起直到高阳生产,她会和几个姐妹、姑姑轮着去陪高阳聊天,包她天天快快乐乐的,让房遗爱尽管放心。

从柴府出来,房遗爱去了定园,让高彦去给孙元、阿勒讲讲历史上那些间谍的事,先让他们对这个行当有个大致的认识。他自己则早早地回到了家,抛下一切心思,陪着高阳说笑、散步、吃饭因为他知道,明天李世民见过禄东赞之后,自己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唐代的宰相大都多才多艺,其中有一位以丹青之妙留芳后世,其政治才干反倒成了陪衬。此人便是后来高宗朝的宰相,此时的将作少监阎立本刁

阎立本的绘画天赋来自家传。其父阎北周时为驸马。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其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一门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驰名,实属难得。堪与后来的三苏父子媲美。

阎立本传世作品中有一幅《只辇图》,是房遗爱穿越前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藏画之一。描绘的就是李世民接见禄东赞的情景。房遗爱有幸亲睹了这个场面。

这是个晴朗的好天,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使深秋的清凉收去许多。大地上浮出一派暖意。

阳光照耀下的御花园,花圃中粉淡紫嫣,鹅黄素白,一簇簇,一团团,各色花卉在茂密青绿的枝头叶间争奇斗艳,湖面被照得白亮亮的,数只翠鸟或在花丛中吱吱喳喳,或在水面上戏水,整个御花园显得生气勃勃。

按照大唐礼仪规则,外邦君主或使看来朝,先由皇帝派出大臣主持仪式迎接,称为迎劳;再由皇帝或皇太子接见,称为奉见;此后还有受表及宴会仪式。

今日算是李世民接见禄东赞,算是奉见。地点就定在了御花园。

唐给和房遗爱一起去大食客栈接了禄东赞,又一起进了宫,让随行的寺承和诊语人在园外陪着禄东赞等候,他们自己则进到园中,在指定的所在静候李世民的到来。

足有大半个时辰,才听得丝竹弦音响起,夹道出口处有了动静,既,而见一顶红伞,两张团扇最先露出来

二人知道李世民驾到,遂跪伏在地上迎候房遗爱偷眼瞧去,但见在六名宫女或肩垮、或手扶之下,一辆步辇缓缓而来,李世民端坐其上,在其左右两侧,各有一名宫女手擎朱漆团扇,最后一名宫女手执红伞。

嘿,这架势怎么这么眼熟?房遗爱使劲一想,恍然大悟。感情传于后世的那幅《步辇图》画的就是今天的场景。可画师呢?画师在哪?目光转动出,只见步辇之后,除了太子和自己的父亲房玄龄以及国舅长孙无忌等五六个身着紫袍的重臣之外,还有一名四十上下,身着绯袍的中年男子手捧画本紧紧跟随。看来这就是阎立本了。

步辇来到二人跟前,李世民摆了摆手,六名宫女不再行走停在当地。

“平身吧。”李世民淡淡地说了声。他并未下辇,依旧端坐在辇上。

二人谢过恩后站起身来,房遗爱暗窥李世民的神色了只见今天老丈人虽然走出来会见外使,但未穿繁重礼服。仅仅头戴一顶黑色的帧头,身着一袭紫色圆领窄袖袍衫,显得比较随意。看来心情并不好,坐在那里,神情肃穆,目光深邃,没有一丝笑容。

李世民扫了二人一眼,目光停在房遗爱身上:“遗爱,联命你鸿驴寺听差,如何?”

什么如何?问得没头没脑的。

“陛下厚爱,臣唯有戮力办差方可报得一二,不敢懈怠。”房遗爱也答得笼统。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又问:“瑞儿可好?”

好是不算太好,但一两句也说不清,此时此地也不是叙家常的时候地方,便答了声:“公主尚好,陛下勿念。”

“尔给联记住了,差要办好,更不能让瑞儿受了委屈。否则联饶不了你。”李世民忽然加重语气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房遗爱心中惴惴,诺诺称是。

李世民不再理他。转向唐俭:“吐蕃使者现候在园外吗?”

“正使禄东赞候在园外,已来一个多时辰了。”

“他来京也有些时日了吧?”

“是,来了要有月余了。”

“联一直未曾见他,可有怨言否?”

“住未听说过。”

李世民嗯了一声,随即吩咐道:“那就传其入园吧。”

唐给扭头令人宣召禄东赞入园锐见。

自己则拉了房遗爱一把,和他一起退到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大臣的身后。

无需片玄,身穿大红礼服的三名寺承最先入园;其身后即是禄东赞,他头戴毡帽,身穿一袭西域之人常见的绯色锦袍;再其后,即是那名精通吐蕃语的译语人安德庆了

寺承引导禄东赞来到辇前,领头的高声五五世,“吐蕃使者拜见大唐天子

禄东赞依吐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