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月的通话记录,竟然打印了上百张a4纸,这让东方泽感觉到有一点不可思议,统计起来,对于东方泽来却不见得有什么难度。戴大主任每天的通话次数在五十个到一百二十个之间,东方泽主要看的是非工作期间的电话往来与信息往来记录。
结合发过来的手机定位信息,连续几晚,手机都定位在山水陶然居的第二幢楼,可以确定戴先林的家就在这里,通过地图,东方泽找到了几条戴先林可能选择的回家线路,最近的一条,除却红绿灯与行人较多的因素,最起码也得二十分钟。
东方泽惊奇的发现,每次下班后回家的这二十分钟,总是戴先林往外打电话最多的时间。在这个时段电话打得最多的,是一个158****8的电话。另一个打得较多的,是一个10****451的电话。
这是二个肯定会有收获的电话,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东方泽又从信息里查这二个电话的信息往来记录。
果不其然,戴先林往外发信息相对比较多的,是8的这个电话。而收信息相对较多的,却是451的这个电话。
这二个电话是不是一个人同时拥有,并且是在同一个手机上使用,在发信息时因为甲卡与乙卡的随意选择而造成的呢?东方泽决定对这二个手机进行定位。
连续三天,反馈回来的信息打消东方泽这种疑虑,8的电话,绝大多数定位在蓝江水岸的一幢别墅,在外边的时间,既不固定,时间也很短暂。而451的电话,白天大多时候定位在一个人工湖边的街道上,晚上则定位在离这个街道不远的一处普通民居。
9号,星期六。上午戴先林都没有出去。下午从二点半发过来的定位信息,一直到六点钟,戴先林竟然都呆在这个人工湖边的街道上,与451这个电话所发过来的定位信息几乎重合在一起。
这几天451所发出去给戴先林的信息,又好像没什么价值,但是这个电话每每发过信息之后的下午下班时间,戴先林总是会第一时间回复电话过去,这使得东方泽对这个电话充满了好奇,决定先去将这个电话弄个明白。
东方泽按图索骥的找到这个地方,惊奇的发现这是一条化古玩的专营街道,十亩左右大的人工湖上荷花盛开,不时有人轻舟荡漾于其中,如彩带一般的湖岸线上,依依杨柳下绿草如茵,一条沿水而筑的石径蜿蜒绵长,随着石径而种的二排矮树修剪得有棱有角。每隔不远,便有着供游人憇的长椅,时值偏午,几个垂钓者正稀疏地坐于其上。
因为不敢肯定究竟是哪一间,手机定位信息虽然可以精确到十米,街道上的店铺宽度,看上去应该还不足五米,贸然找上前去并不妥。
“你好,得月轩,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
“你好,我现在就在你的附近,却不知道究竟是哪一间,请问你的门口有什么标志性的参照物吗?”
打电话问出了是得月轩,东方泽本来就已经走到了附近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仰头已看见了得月轩的招牌。目的已经达到,却还是得敷衍二句,为的,就是不让对方从细枝末节上看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我的门口左边有一杆很高的灯柱,你走到这个灯柱后就可以看见我们得月轩的招牌了。”接电话的女声为东方泽指着路。
“好的,谢谢你,我已经走到了你附近,正按你的指引找过去,大概十分钟就可以到了吧。”
东方泽坐在长椅上,掏出烟点上一支,只见得月轩这一排店铺的门面都出奇的统一,唯一不同的就是悬在大门上方的招牌。“得月轩”三个古隶大字刻入在一块淡胡桃色的木板中,绿色的字体既明亮映眼,又让整个招牌显得古香古色。
预留十分钟的时间,为的是好好想想进去之后怎么样才能够在问答中套出一些自己需要的信息。
“你好,请问你就是刚才打电话的那个先生吧?”东方泽才走进店门,坐在案几后面的一个穿着旗袍的女子就起身打招呼。
“你好,是的,我是通过朋友的介绍一路找过来的。”
“请先坐一会,喝一杯水吧。”
东方泽坐在案几的对面,随手的从案几放着的一包纸巾里抽了二张,擦了擦头上的汗珠。这些都是东方泽在生活中惯常的动作,像是见自己的朋友一样,随性而自然。
“得月轩,你的这个名字取得很巧妙,同时也很有水平,是取自于‘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意思吧?”
“是的,想不到先生只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们取名字的意思。”
“要想取得这么一个好名字,没有一定的国功底是做不到的,我想取这个名字的这位高人,一定是一个喜欢中国传统化的人。”
“你所得太对了,取这个名字的人是我的父亲,他是一个高中的语教师,父亲,为了起这个名字,他思前想后又是翻书的,费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呢。”
“高中的语教师,也只有这种高度的化水平,才会想出这么一个看起来通俗,禺意又深远的名字。只要一看见这个名字,就会让人产生浪漫的联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