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夷王看完密信中的内容后,便是一拳砸在书桌上,气愤不已道:“真是反了天了,连王室车队都敢抢劫,死了活该。”
一旁的图鲁听了这话,便上前一步,心翼翼的开口道:“大王,北都与行宫往来的这条路,多年来从未出现过抢动事件,那些人的来头,只怕另有隐情,不知道煜王可抓到了活口?”
北夷王闻言,却是摇了摇头:“没有,三弟带人赶去支援,那些人眼见不敌,全都服毒自尽了。”
“这样来,那些不是一般的抢匪,而是精心培养出来的死士。”图鲁垂眸,自言自语的轻声道。
北夷王明明听出图鲁语带疑问,却并未打算深究这些,只将那信烧了,便起身道:“去宁喜殿吧,关于王妃遇袭一事,不必让王后知道。”
王志与图鲁忙跟上,同时轻声应话道:“是,奴才知道。”
燕云歌回宫的第二日,便将宫中各处的管事集中到东宫,将各宫的打扫事宜安排了下去。拓跋煜为了书阁重建的事情,也会每日进宫,却从不去后宫,而燕云歌身边的人,也是刻意回避着。
八月底,北夷王与太王后、张王后一众嫔妃回到王宫,与此同时,书阁的重建工程在得到北夷王的首肯后,也正式启动。
同时,远在东南方位的赵国,则接连的发生了几件大事。
先是赵聪的云侧妃入宫参加宴会,不慎跌落御河,溺死在御河之中。赵皇帝与皇后对云侧妃腹中的孩子很是期待,这样的消息,令赵皇帝震怒,下旨彻查云侧妃溺水一事。
然后牵扯出刘贵妃之兄嫡女刘婉儿,在御河边与云侧妃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将云侧妃推下御河,而且明明瞧见云侧妃大呼不会水,叫着救命,却自顾带着人离去。
而揭发此事的,正是贴身伺候刘婉儿的两名大丫环,赵皇帝失去爱孙,正处于暴怒,于是连审问都不曾,便命人将那两名丫环拖出去斩了。刘婉儿则被贬为贱民,流放炎荒城,永世不得回京。
此事若这样,刘家牺牲一个女儿,算是保住了家族根基,偏那刘婉儿是个毫无心机的,当着赵皇帝的面大闹起来,并以祖辈、父辈手握的兵权威胁赵皇帝。
堂堂一国之主,最忌的便是臣子拥兵自重,刘家手握重兵,本就招了赵皇帝忌讳,刘婉儿那些大胆之言一出,处于暴怒中的赵皇帝,当即拔了剑,亲手结束了刘婉儿,并收了刘家的兵权,将刘家父子扔进了天牢中,刘贵妃也被软禁于自己的寝殿。
二皇子赵,乃刘贵妃所出,他也是赵聪最大的威胁。外祖、舅父被没收兵权并下了大牢,赵的靠山自然就没了,为救出外祖及舅父,他四处奔波打点,竟然于早朝之时,晕倒在大殿之上。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赵皇帝纵然因为刘家父子的事情生气,也不会因此而迁怒到自己的儿子身上,忙宣了太医看诊,看诊的结果则是赵因为纵欲过度,导致身体过早亏虚,并且因为胡乱服用强身药,影响了身体,才导至他一直无子嗣,而且这种症状已经很严重,药石无医。
一个不能有子嗣的皇子,他的前途也仅止于此。当这些消息由拓跋煜的情报据点传往北夷之时,赵聪借口暗查各国实情为由,大大方方的离开赵国帝都。
转眼到了九月,再过几日,便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老北夷王受汉化影响,也将中秋节列为北夷重要的节日之一。
虽然太王后对汉族的节日根本不在意,不过因为老北夷王,所以她仍旧放在了心上,并且特意叫了张王后和燕云歌到安福殿,交待中秋佳节宴会的事情。
自太王后的宫中出来,燕云歌先是送张王后回中宫,然后两人就中秋佳宴的事情,做了商讨,定下宴会的菜色及歌舞表演,这时王志来到中宫。
当看着随着琪琪格一起进入殿中的王志时,燕云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眸中闪过一抹疑色,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复又垂眸去看手中的菜单子。
王志先是看了眼燕云歌,然后含笑向张王后行礼道:“给王后、王妃请安。”
“王公公免礼,不知王公公过来,可是大王有事吩咐?”张王后含笑示意王志免礼平身,想到北夷王一般很少为了什么事,让王志跑腿,便试探的问道。
“娘娘现在身子不便,这给大王送点的事情便落在王妃娘娘的身上,这眼看时辰都过了,还不见王妃的身影,太王是担心王后和王妃,便着奴才过来瞧瞧。”王志看了眼燕云歌,神色如常的笑道。
张王后一听这话,便猜到北夷王定是寻燕云歌过去商量正事的,但王志却拿点心做借口,显然要谈的事情很机密。张王后对此,便从善如流的配合王志,轻声笑道:“本宫拉着妹妹讨论中秋佳宴的事情,一时忘了时间。”
燕云歌此时,便配合着张王后的话语起身笑道:“点心一早便备下了,王公公先回大书房跟大王一声,本宫马上送去大书房。”
王志得了这话,高兴的应了一声,向张王后和燕云歌行了礼,便退了出去。
“倾城,你快去吧,中秋佳宴的事情,稍后再议。”不等燕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