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城一场春雨润物无声,落下来在大街小巷内汇聚成无数缕长短不一的溪流。
作为大梁帝国政治权利中心,整个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无形之中便在向这里汇聚。于是,这个都城繁华堪称北方第一,比之北方的云州更是领先无数。
大梁立国之后,为了尽快使帝国摆脱春秋乱战后的困局,皇帝身边的几位宰相提出了养农养商的策略。自古以来,农耕乃封建王朝根本,何况追溯上去,建立起一番雄图伟业的大梁祖皇帝,他老人家的祖上同样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所以,这个必须有。
只是,养商一论颇具争议。自古以来,三教九流之中以商贾为贱,商人追逐名利,不事农耕,难免会极大地触犯到世家门阀。几位宰相提出,适当提高商人原本地位,鼓励经商,在不动摇农耕原始地位的前提下让各大州城连成一线,缓和帝国经济。
当年的两条策略被铁血执行,数道政令发布,随之而来天都城内无数人头落地,才有了如今这等局面。
天都城内住着梁国职位最大的官员,梁国财富最多的富人,还有梁国中地位最高的小贩。只是,他们还是小贩。
城内道路府邸纵横交错,大抵围绕四条主要干道建立。四条街道分以四方圣灵命名。当年那名参与建造这座雄城的寻龙甲师告诉皇帝,这叫“锁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面星君,辅以城内数百万生灵,镇压大梁国运赵氏龙脉。
春雨浸润了整个玄武大街,越来越多的雨水顺着各个屋檐流淌下来,溅落在地上孵化出一层一层薄薄地水雾开始弥漫。
街上没有了平日里叫喊不断的吆喝声,这场雨下的突然,摊贩们都已经慌张收好了摊位赶回家中,生怕雨水打湿了货物。如今,只余下一些未作准备而被雨水淋了个遍的倒霉人。
大街两旁遍布民宅,这里地方偏僻,住的大多是平民百姓和一些来自远方的行脚商人。天都城商贸发达,人口众多,相应下来,这里的土地屋宅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富商在此购得一座三进宅院,抵得上在沧州潼州等地添置一套中型庄园。
几处民宅前方有一片空地,平日里被官府划分出来用作商贾小贩摆摊叫卖。此时,小贩们已经打包各自回家,余下一地脏乱的垃圾物事被雨水不断冲洗。
十几名高矮不一的街头无赖将一个来不及搬走的摊子围在中间,他们有的举着把破伞,有的用一块布匹挡在头顶,还有的干脆裸身站在雨里,让雨水将经久未曾清洗地头发淋个湿透。
被围住的是个馒头铺子,摊主是个身材高挑瘦削的中年男人,满脸络腮胡须,沉默寡言。他连着在这里摆了几天的摊儿,街坊领居对他也算有了几分印象。只是这人似乎腿脚有些不方便,人也有些笨,摆摊的时候也不吆喝,就那么木木地拄在摊子面前,待得有人上前询问的时候才略带冷淡的知会几声。他的馒头味道也不怎么好,有时候蒸的过了,有时候糖放少了,出差错是常有的事,这样经营,生意怎么会好
此时,见着他被十几个泼皮找上门,后面隔着窗门观望的众多街坊不由叹息,这人生硬死板不知通变,不吃亏才是怪事。
带头的无赖是个个子矮小的胖子。他站在雨里,用手指着铺子老板,口气十分得意:“死瘸子,前几次有人替你撑腰,害的兄弟们吃了些苦头,这哪里能说得过去。你不去问问,这儿是谁的地盘”
中年老板很老实,他费力的收起面前盛馒头的笼子,摇头道:“不知道。”
众多泼皮看在眼里,心道你小子在我们人群包围里居然还敢这么横脸上更加不舒坦。老大想干什么,大雨天的一帮人围住一个,又不是帮派火拼,关键是天上还下着雨咧。早打完早回家吃饭也好,面前这厮,做出来的馒头连狗都不吃。
刘二心里十分舒坦,他今天终于逮着个空子将这个卖毒馒头的瘸子给截住了,天知道这死瘸子卖的馒头有多难吃。前几日来收他的保护费,这杀千刀的居然还有人护着他,把他连同另一名小弟一顿教训。你说他一个卖馒头的,怎么能喊来那么多打手几天下来,自己已经挨了几顿好打,这他妈都反过来了。
今天好了,寻了个机会,带人在他身边没有个把帮手的时候围住他,硬要叫他跪地求饶
刘二像戏文里的大侠那样哈哈哈连笑三声,却发现身后一干小弟当中居然连一个前来呼应的都没有,不由有些心意阑珊。他说道:“瘸子,我后面的这些兄弟,可都是些喜欢见血的角色。可今儿个遇着高兴,你磕几个头求饶,在给我们些银钱,我们打你一顿就了事,怎么样”
周围的其他人大声哄笑,他们觉得自己头目的做法十分睿智,相当正确,难道这就是书段子里头的以德服人
铺子老板站在纷纷扬扬的春雨里,他有些惋惜的看着自己做出来的馒头被雨水打湿腐蚀,馒头圆润的表面开始发泡发软,最终演变成一团恶心的黏糊状。老板摇摇头,他摇头的动作很大,就连后面房屋里观望的居民们都能够看到,意思是不容置疑。
中年老板说道:“我不怕挨打,你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