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章---艺出少林(1/2)

作者:若有来世愿为僧
十方禅院面积不小,是在少林寺的后山,可容纳四五百人居住,进得禅院郑言来到门前,轻轻地敲了敲门,轻声道“两位大师可在,小子郑言求见,”他自是知道两人未出。

只听木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一个身材瘦小的和尚出现在郑言面前,郑言连忙合什一礼道“可是聪明大师”这西夏的俩和尚到不谦虚,瘦小的法号聪明,另一个叫聪慧,那和尚看到一个少年身穿僧衣合什作礼,连忙还礼笑道“小檀越,有什么事啊?”一边请郑言进屋,郑言看见室内的聪慧,忙见礼,聪慧忙还礼,这二僧来此数日自是打听清楚,二人的心愿当可在这少年身上实现。

二僧心有所求,自是曲意奉承,郑言一见知二僧必有所求,当下也不客气,取出手书的经文断句,这古怪经文不知是什么东西,安稳起见绝对不可全部视人,可能是关系到郑言如何来到世界的东西。郑言自是慎重至极!

聪明、聪慧看到纸上写的古怪的句式,不由笑道“郑居士,你若不是随手乱写,有些字句连在一起明明识得,却不明其意,而有的字句古怪难识,却偏偏又似曾相识。古怪,古怪!”

郑言笑道“两位大师,想必你们是听说过我的,我在少林三年可从来不曾妄语,此经文是我家传之物,传说有大智慧,大因果在内,我岂能拿这等事开玩笑,寺内高僧无数岂能让小子胡闹!只是经书并未随身携带,家传之物又怎能放心让小子带着,纸上所写不过是我记下的残章断句罢了。”

聪明、聪慧二人互相对视一眼,聪明道:“郑居士,若是真的,我等二人不识,不解。”言下自是不信。

郑言怅然一声,欲起身作别。聪慧说“曾听人言,兴庆府有一小寺名叫枯叶禅寺,寺内有一僧人自号枯叶,曾云可解万经,不知真假,居士有暇前去看看!”

死和尚,骗老子!郑言心中暗骂。等等,什么?枯叶禅寺!枯叶,那个老和尚叫枯叶!郑言瞬间有点神经错乱的感觉!他不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法号,那是前世在寺里那个老和尚自称枯叶!这是巧合吗!郑言面色不动的说:“小子,多谢二位大师指点,不多打扰了。”

聪明忙道“愧不敢当,贫僧有一事相扰,不知居士是否帮忙,我二人从西夏带来一些特产,送与居士”

郑言道:“什么事,说来听听。”

“我二人,久慕中原少林禅宗圣地,久仰达摩祖师的威名,我二人欲借达摩祖师手书的四卷《楞伽经》一观,不知可否?”

“借经,小意思,无所谓,只不过那可是蔽寺镇寺之宝,既然上师开口,改日有时间我双钩临四卷送给你们!应该不失祖师的神韵。不耽误成为贵寺的镇寺之物,不用谢我了!”郑言说罢,转身出屋离去,笑话,是人是鬼,都想借经。《楞伽经》;四卷?

四卷;《楞伽经》;九阳真经!郑言终于知道藏在那里。

恵岸让天鸣去了达摩院,并没有派人来看守藏经阁,天鸣说郑言一人足矣,年轻的和尚谁愿意去那地方,一天到晚整理经书,管理归档,如遇破损,还得修复重订,麻烦至极,这三年若不是郑言能干,自己还不如死了算。天鸣一边发着牢骚,浑不知恵岸正在用眼瞪他,结果天鸣在达摩院面壁三个月。

郑言独自一人,白天忙忙碌碌,晚上抄经,念佛,习练九阳真经,那儿是写在字里夹缝中,害的郑言连拆三本《楞伽经》,在郑言绝望之际,最后一卷的背面上写满了字迹拙劣的经文;大道无上,地分阴阳,靠!这是什么东东,直到看到那句很牛叉“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知道,真经到手。

记熟之后,郑言毫不犹豫用笔涂了九阴真经,反正这桑白皮纸即不洇,也不透,一不做,二不休他把另三卷的背后也涂黑,让装逼的大侠去见鬼吧。

时间如流水,转眼七年过去了。郑言以长成一个十八、九的青年,僧衣芒鞋,仍然掩不住郑言的绝世风采,好一个英俊少年!看着前来告辞的郑言,忘却皮囊之分的恵岸忍不住暗赞一声。

十年真的很快,郑言的九阳真经依然大成,又在少林潜心修习武学,七十二绝技也练了七七八八的,郑言的佛学造诣是为了得,可说是佛武并举,以此时郑言的修为佛法皆是少林第一人。只是郑言光华内敛,除了人长得英俊了点,看不出身藏绝世武功。

随着郑言佛学渐进,不觉深悔当年涂经之事,世事皆有缘法,当年那达摩不书写经文,怎么可能让后世的自己修习,按郑言的推测所谓的九阳真经极有可能是在二祖慧可便失传的《洗髓经》,达摩传下两部经文,另一部便是《易筋经》。一内、一外。少林以刚猛的外家功夫闻名,一涉及内家心法,少林功夫变得奇慢无比,就是少了《洗髓经》的缘故。《楞伽经》背面无法在写,只好写在字缝行间,当他数日前看到前来接管的少年觉远时,他不觉感到造化弄人,特别是少年觉远说,“天鸣师叔说了,欲练神功,要多读书,读多书”时,少年啊!郑言是怎么一个崩溃了得。

郑言席坐在恵岸的下首,郑言心中对这老僧极是尊敬,不是因为他的武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