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021
长安,王城按照典经书籍中先人所想象的天宫所建,长安的城建按天机星海的星辰罗列,分南北中天,王城就在中天的紫微星之下,而天谕局是设立在北斗七星的辅星洞明星下,洞明星在天上其实是看不见的,黎祝的开国者在设计都城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寓意,天谕洞明先机,只应隐藏在天幕下,为皇室所用。而天谕局自建立起就奉行的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据天象直言世间,千年来只以天命自居,王室愤而杀人几次,败坏的是自己在民间的名声,先知却毫不在乎自己的身价性命,也就忍了气,年年供奉,敬而远之,默认了他们的执拗。
天谕局的圆形攒尖顶,远远就能辨认出来。它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体现着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大殿通透,全部由蓝色琉璃盖成,夜晚有着浅蓝色的流光。据它里面雕镂的柱子,吊顶都有寓意,天谕局,无时无处不表达着对上天的敬重。
大殿共有九层,其中往上数的六层用来祭天,剩余三层,先知按一、三、五的人数在楼层中修行,每一代的先知只有九位,也只可在殿中修行十九年。
十九年之后,这些先知就像是在人间蒸发了一般,再没了消息。
而另有新的先知者出现,也绝对是九位,不多不少。
他们不计算人的命运,不求趋利避害,不信天地鬼神,只将自己置于五行之外去寻求空寂玄奥之境,听得天道玄机,是所谓的得道。
天谕先知将自己眉宇中间刺破,精血汇入镶上的月光石之中,以此区别其他修真者,修真者有五境:玄关、玄伎、隐沦、铸凝和列真。先知没有境界区分,只炼化额间的这点灵机,入道不分先后,所以不修玄关窍,而直走元神,月光石恍若月光的亮白晕彩,能够摒除心中杂念。归心守道。元神越纯粹,月光石就越通透,越会散发出青白的光彩,历史上有几位大预言者至大境界,眉宇间蓝光闪耀。
在世人眼里,这些先知穿着墨蓝色的道衣,额间宝石月色明亮,有着从容的举止和幽雅的风度,默思的样子更像是消失在传里的仙人。
第一天象出现了,天谕局却诡异的沉默了。
大丧中的皇帝夏俞惊恸皇后夭亡,不进饮食,病体恹恹,这日也连传三道御旨,宣天谕先知入宫,以平息朝内外的谣言,而天谕局拒不回应,紧闭殿门。
四大修真剑派在长安的掌事弟子都静静在殿外守侯,终于千机墨的六悲子耐不住了,准备带人硬闯进去,被云梦泽的掠之时按住了。
“掠师兄,我千机墨的事可轮不到你管。师门有命,今日非得见着这些冰坨子不可”
昆仑境来的是掌事弟子启渠冷,他厉声道:“六悲子,不要乱来,天谕局的人和你我同为修道,一气同枝,安静等着就是,放肆什么”四派中,以昆仑境的势力最大,建派最早,话自带三分的重量。
“六悲子,再等等吧,这些先知个个都是慢条斯理,刀架在脖子上,都不肯抬眼的,再撕破脸也难看了。”掠之时被六悲子推退了几步,笑了笑,整整自己的衣襟,云梦泽的人穿的都是青衣,素雅洁净。掠之时在这几个掌事弟子中最为亲和,人缘最好。
普罗山的掌事弟子换任为楚契,刚接手长安事务,为人谨慎极了,全程无话,只是紧盯着天谕局的大殿。
修真者追求的是力量,天谕先知要的是炼神求远,到底道不同不相为谋,修真者看不上凡人,天谕局接受官职,沦为皇廷的附庸,他们觉得是这丢了修真界的面子。
人间的灵气这三百年间愈发浓厚,修真弟子进境迅速,以前无人修行到隐沦中期境界,如今四大门派的长老竟有一大半都在隐沦后期,近日昆仑境放出消息,掌门徒司冽,已经处于隐沦后期大圆满,不时就能突破局限,进入铸凝境界。
这个消息,可以让修真界欢欣鼓舞。昆仑境的先祖桓白弟子粟临著有太清风露经,这本书可是修真的总纲,大体确定了修真者的五个境界,粟临在书中,玄关入道,玄伎化身,隐沦煅神,铸凝脱尘。而五境界最后的列真境界,流自性灵,即为修真大成,羽化成仙,飞升天界。
同时粟临又认为人间的灵气微薄,凡人修炼到隐沦已经是局限了,铸凝境界人力不能到达,而他给修真界提供的关于列真的描述,直接是接近了某种虚构的想象。
粟临在修真界享受的是祖宗地位,黎祝几任皇帝凑趣都给他加过封号,现在他的封号已经加至七个字了,太素三元上道君,而依着桓白弟子的惯例,他的最后去处,史书上语焉不详,更平添几分神秘的气息。
百里郅的告诫很厚道,水烛在常人眼前装神弄鬼,顶多是一顿胖揍,而在修真者的面前大言不惭自称桓白弟子,是会丢掉命的。
修真者这千年来一直处于狂妄又自卑的状态,他们在凡人面前高人一等,但又脱离不了**凡胎,离不得红尘万丈。他们自认高高在上,不会容忍自己的上面还有尘世的皇权,尽管真龙血脉不能妄动,尽管皇家奉称大修行者为国师。
他们比凡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