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内,一队队的士卒开始行动起来,城门已经关闭。此次事态算是愈发严重了,监狱被劫,犯人逃走,说明前几日的行刺之事,看来绝非偶然。
此时街上沿街的店铺早已纷纷关上了门,街上少数行人也都匆匆低头赶路,不时就有一队队士兵对这些赶路人进行盘查,大多数人经过盘查之后都被释放了,只是被警告不准乱跑,尽量待在家中配合检查。
此时刘表心情不好,蔡瑁心情更不好。
想他应该是堂堂荆襄第一大将,亲自去押解个把犯人,遇到贼人劫狱,没成功抵御住贼人也就算了,自己还受了伤。让蔡瑁更郁闷的是,这次来劫狱的乃是两拨贼人,似乎相互还不认识。
其实蔡瑁也了解刘表派他亲自去押解犯人的含义,一来显得郑重,毕竟其中一人听那王威的说法,颇为勇武,是员上将,委派蔡瑁亲自迎接也算给足面子。二来这两人当街殴斗,皆是凶人,若是无大将压阵,唯恐有变。
蔡瑁也知道刘表的用心,所以点足了五十员士兵前去监牢押解两位犯人,想来必是万无一失。
谁曾想到了监狱门口,竟看见两拨蒙面贼人正在监狱门口,大眼瞪小眼的相互对峙着。其中有一波人是用布蒙面十几个的大汉,站于左边,领头站着一个手持大刀英武不凡的汉子,杀气腾腾,壮硕不凡,眼中却犹如古井无波,一看就不是好对付的主。余下另外十几人也都是刀尖上滚过,火海里游过的主,众人均是目露凶光,显得极为好斗。
另一拨人却只有两个人,但似乎更为不凡,两人均是全身黑衣,只露出眼睛。一个男子模样的人手拿一把长剑,斜刺于身畔,一动不动,仿佛一座石人一般。全身乍一看满是破绽,但细细品来却满藏杀机。另一人似乎是个女子,双手均反握一枚短刃,两只眸子闪出犹如利刃一般的光芒,似乎随时准备将手上短刃,刺入对方的喉头。
这两拨人似乎对峙了良久,相互之间都颇为忌惮。见蔡瑁过来,也都没出手,只是将眼光纷纷投向了蔡瑁这边。
两方共同的关注让蔡瑁感觉压力大增,他挥了挥手,制止了身后士兵的骚动,三拨人在监狱门口形成了一个诡异的三角对峙之局,谁都不敢抢先动手。
蔡瑁心中暗暗叫苦。他原本想想这两犯人非是预谋刺杀少主之徒,按理说将刺史旨意一说,再宽慰几句,决计无事。如今怎么惹出这么两拨猛人前来,自己还真是不顺。
要说此事的因果还要从前几日酒楼那次冲突说起。
虽说甘宁被抓入狱,但当时和他一起在座的几位兄弟,可看见了事故的全过程,甘宁此人豪爽开朗,轻财好施,对属下兄弟极为关照,这几个兄弟见甘宁被抓,顿时着急起来,于是便想召集其余兄弟一起,商议如何营救甘宁。
谁知找了一日就是无法找到二当家,这二当家乃是甘宁的结义兄弟,名为苏飞,使一把长枪,颇为勇武,水性也是不凡。当初苏飞在一次江上遭遇水匪的袭击,亏得甘宁拔刀相助,杀退了那伙水匪,救下了奄奄一息的苏飞待苏飞恢复之后,就跟随甘宁一起做事。甘宁见其颇有义气,智略也是不俗,颇为欢喜,两人择一吉时,便结为了异姓兄弟,苏飞也因为其过人的水性,坐稳了寨中二当家的位置。
这找不到二当家,营救甘宁的主心骨却是没了,剩下的五百人皆是些有勇无谋之辈,听闻甘宁被抓,群情激奋,有人提出干脆直接杀进襄阳城中,救了甘宁,杀了刘表,占了襄阳城,做那一方霸主,岂不快哉。
这个提议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但还是有些人不太赞同这个提议,毕竟这襄阳城城高墙厚,凭着这五百人要去攻城,无异于以卵击石,城中防备士卒不下千人,倒还好应付,但城外兵营之中却有近万,若是让城外士卒反应过来,里应外合,估计这五百个兄弟最后别说救人,连个渣也不剩不下。
正当两伙人僵持不下,无所适从之时,这二当家苏飞终于回来了。
原来这苏飞听闻大哥要去投靠刘表的消息,极为高兴。
这苏飞家中原本也是个大户人家,只可惜家道中落,最后落得铤而走险,去做那水上的生意,走私些私盐,而父亲也在那次与水贼的作战中被流矢击中了胸口,当场死亡。
所以这苏飞虽是贼人,但心中无时无刻不想着谋一正规的出路,好光宗耀祖。
此次甘宁前来投靠刘表,也是出自他的劝导。送别了甘宁,苏飞心中高兴,他觉得凭借甘宁的勇武,在刘表手下必有大用,待到以后,便可有个好出身。
苏飞越想越是兴奋,忽然想到甘宁酷爱吃鱼,于是决定到这襄阳城外的湖中去抓条好鱼,待到甘宁回归之日,以鱼下酒,好好的庆祝一番。
说做就做,苏飞到了湖边,一个猛子扎了下去,一直游到湖心,就在那湖面之下,静静等待。
不多时,就有一大鱼游了过来,苏飞心中暗喜,还是一动不动,手指从袖口一滑,些许鱼饵便在这水下飘散开来。那大鱼闻得香味,缓缓游了过来,但似乎还是对这庞然大物颇为忌惮,就在四周游弋,不肯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