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章(2/3)

作者:糯米水晶糕
后,武颜向杨氏说了之后想要每日在院子里练练投壶、每日慢跑什么的。

杨氏瞥了她一眼:“才好了几日?又开始折腾?这日子下去,为娘我不是该担心你风寒,就是要担心你中暑!”

果然嘛,之前的武二娘也不是一个安静的主儿。

武二娘嬉笑着说:“娘亲放心,我一定一定不会再生病了,那药可是苦得紧。以后啊,我一发了汗就去换衣裳——就是因为之前女儿动弹得少了,才会容易得病嘛。”

这话说的违心了,她们三姐妹中,动弹最少的绝对是老三武颖。同样的,屡屡有小毛病的也是武颖。这一回武颜风寒不过是因为好久没有生病了,骤然一下子就显得特别厉害罢了。

杨氏知道自己就算不答应,女儿也会偷偷摸摸折腾:元英可是说了,昨日元华在乐游原的那一手投壶技艺就是自己偷偷练习的。

想到这里,杨氏摇摇头:“你啊,你!元华你可得听好了,日头出来的时候就别去折腾,晒黑了,看我不扒了你的黑皮!再有,一个小娘子,在院子里动来动去的也不是个好听的名声,叫徐氏把你院子里的人拢一拢,该安排每日做活的都安排好,你要去折腾的时候留下贴心人照顾就是了。”

杨氏棋高一着,知道堵不如疏。下人们哪里有不嘴碎的?把那其中的话头子多派点事儿不就得了?

因为这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情,杨氏很容易就答应了。至于说下人们的嘴——其实就算武颜的院子像筛子也没关系,整个后院,还是杨氏把持着的。再说了,这毕竟是小事,就算传到外面,估摸也激不起什么风浪,大唐不爱红妆的小娘子们多得是,二女儿这个要求不算出格。

武颜此来一说,就是因为知道这事是瞒不住应国公的当家主母的,所以来过一过明路。大概意思就是:娘啊,昨晚我爹都夸我投壶出众是个出路啊。从明天起我打算勤加练习,争取下次再有机会给咱们府长长脸啊。

而杨氏隐含的意思就是:二丫头你练习是可以的,不要把自己的形象弄得不美妙了,毕竟武力值太高的妹纸凶残,你还没有说人家,万事要低调。

这一番隐含的意思,杨氏听懂了武颜的,但是并不确定武颜有没有听明白自己的。

如果听明白了,那很好,说明二女儿是个机灵的,至少比老大和老三有眼力劲儿;就算没听明白也没关系,自己再点拨就是了,反正赶一只羊也是赶,赶三只羊也是赶。

说完了这些,杨氏又道:“你都歇了好几日了,这几日拉下的功课得去好好补一补。今日你们三个先跟着我,把这长安城里与咱们家有亲、有旧的人家都再背一遍。”

这个年代,男子能上学堂、私塾,女子却不可以去。所以大家的小娘子往往是会聘请先生回来教学,要学习各种的礼仪、要识得一些最基本的字(有些自诩诗书传家的会要求女子的书法与文学水平)、要学一些乐理知识会欣赏音乐、就算不精通也要大略会一两样的乐器、此外还有学习关于打理家务和人情往来等等(这由娘亲教授)。

这么看来,古代大家闺秀的课程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至少现在,武颜就心塞塞了。

自己接受了本尊的记忆是没错,可是这么细枝末节的——尤其是本尊也不喜欢的东西,这一下子,哪里背得出来。

…………………………

今日早上的武颜不好过,在宫里的晋王李治也挺郁闷。

前些日子由于魂魄和身体的契合度还不够高,李治很是虚弱了几日。

昨儿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从吃荤的做起。

可是今早上发现吃荤的还是好有难度啊。

不依靠障眼法变没了荤菜,李治看着宫女盛到自己碗里的肉糜小米粥——闻着确实是香喷喷的。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把第一勺舀进嘴里去的勇气。

周边的太监宫女都急出了汗:难道是今日的朝食不合晋王殿下的口味?

半晌,碗里的肉糜都快凉了,李治舀了一小勺,塞进嘴里:原来,荤腥的味道是这样的。

并没有出现猜想中的反胃或者呕吐,这具身体很习惯并且喜欢吃肉。

李治想说服自己,这只是身体的本能,可是不能否认温热的粥下了肚子之后,肚子里响起一阵咕噜噜的声音。开始感觉到更饥饿了。

李治一口一口地吃干净肉粥,就仿佛真真正正地把过去的自己给吃下去了。

落在宫人的眼里就是:晋王殿下今儿胃口很好。

若是武颜看到了,必定要两眼冒星星:小正太坐得一本正经,自己举着小勺吃饭的场景实在是太、太、太萌了!

吃完朝食的晋王殿下就该去崇文馆了。

因为他年纪尚小,去了也是学学怎么握笔、怎么练字罢了。这对于李治来说一点也不难,从前静心抄写经文的他自然是有一手的好书法,不只是汉字,还有对天竺的梵文也是颇为精通。

可是吧,知道该怎么运笔、怎么起手,并不代表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超品地师 贴身保镖(冬至) 仙道轮回劫 武道禁书 讨命人 霸道总裁:女人,请负责 一见卿心 王牌贱谍在都市 星阁仙缘 玉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