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6000米,观察雷达未发现敌人防空武器!请求下降2000米投弹!”
“请求未被准许!发现敌人运输车队立即投弹!撤退路线有变,有雷雨云层!方向24°2,高度9842!发现敌军立即脱离战场!好运!”
“收到!明白!”虽然嘴上着,但是苏24飞行员佩斯科夫嘴上接受了命令,但是心里还是很担心这次的炸弹再次投偏。
因为他们携带的是a-500制导炸弹,该炸弹虽然是激光制导,但是必须要有激光束照射目标才可以精确命中。
而在稍微恶劣的天气下就无法精确命中,而且必须要由地面单位协助,轰炸机自身是无法完成精确制导投弹的。
而现在的情况是俄罗斯并没派出地面部队支持,这种限制诸多的落后炸弹就只能靠飞行员的训练感觉和经验,以及最重要的运气来决定命中与否了!
而且苏24是战斗轰炸机,犯有俄罗斯以及前苏联军队的通病!从设计思路上就存在严重的缺陷,就如同“库兹涅佐夫号”和胎死腹中的“瓦良格”一样,俄罗斯总想用一个武器去实现多功能,甚至是全能。
发展出“库兹涅佐夫号”这一级别的所谓载机重型巡洋舰。因为前苏联海军无法负担如同美国一样的庞大的航母编队费用,不能配备相应足够数目的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而形成航母舰队的综合战力模式。
但苏联又有强大的核潜艇力量,就想依托强大的核导弹潜艇形成航母战斗群,与美军的庞大航母编队抗衡。
这样就要求航母自身要有强大的防护能力,能够防空还要能够反舰,必要的时候还要能够反岸基目标的攻击。
这样就造成了航母的职责不明确,分工过于繁重复杂,反而使其本来自身的舰载机群攻击任务,被大大的缩减。
6座0毫米火炮
24座--9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
1座12联装--19“花岗岩”远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2座-型深水炸弹发射装置
-1“喀什坦”炮弹合一近防系统
10架-10诱饵发射器
2架-2诱饵发射器
4面“天空哨兵”有源相控阵雷达
-10“顶板”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
2台-20对空搜索雷达
-45型舰壳声纳
4台-60型--9舰空导弹控制系统
8台-型--11舰空导弹控制系统
这样庞大的防空、反潜、反舰造成了本身就要比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排水量的库兹涅佐夫号,舰载机数量也少了将近一半只有52架!
而美国的尼米兹级必要时,各类战机可以达到恐怖的110架之多。更别库兹涅佐夫号的滑跳式甲板了,开发不出来弹射器,就加大战机的推力。
可是大推力就需要大的耗油量,造成的结果就是俄罗斯舰载机的半径,以及载弹量都要比美国舰载机少了一半。
这样诸多的自身劣势,再加上无法抗拒的数量上的天壤之别,就让俄罗斯海军彻底落寞到了黑海海底,唯一的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还只能偶尔出来晒晒太阳!
苏24也是在这样落后的军事指导思想下的怪胎,既要充当轰炸机又要充当战斗机,既要强大的地面支援能力,又要有高速的空中自卫格斗技能。
那么这么矛盾的两个要求,再次让苏24成为了攻击机里飞得最快的,也是跑得最近的,载弹量也是相对同一级别,同一时代的-10疣猪比也是比人家整整少了2倍。
苏24的载弹量只有8吨,而疣猪最大有2吨,最大航程也比10少了1000多公里。
试问有多少机会苏24会和10打个照面,有机会和10正面掐架呢!那么苏24的最大速度和高度,以及机动能力等等能够拼的过15、16、18呢?
那么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又怎么到另外一个领域单挑别人的大哥呢!?地面攻击机需要的就是战斗机掩护,事先夺取制空权,然后再出动低空飞行扫除防空导弹和地面目标!如果连自身的任务都不清楚又怎么能,在战场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
这就像现在各种电视广告和地下传销、直销的神仙药一样,连一种普通的病都没办法治好,又怎么谈什么包治百病呢!实际上就是“包治百病,一病不除!”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队元气大伤,军费大幅度删减,面对种种尴尬地局面。
身为俄罗斯的空军飞行员的佩什科夫中校,很多时候也是敢怒不敢言,明知道炸弹的精准度不行,飞机的载弹量又少,想降低高度提高命中率增加效率。
但是这次俄罗斯军队参战的意图,明显是注重数量和各种声势,还要保存现有的实力,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对于真正的战争进程和结果,要求并不高!
但对于引起的国际声势,特别是对美国企图占领中东石油产地的进程有所阻碍就好了!
佩什科夫也看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