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中原硝烟(1/2)

作者:华言曰夸
北海守将是严敬。

严敬是袁谭最为依赖的大将,因为他将半个青州都交给了他。

因为严敬有以下这么几个优秀的品质:

忠诚、刚毅、智谋、勇武。

换句话说,就是十分靠谱儿,而且文武双全,并且心态很好的人。而这样的人往往都能够创造奇迹。

面对吕布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严敬立刻开启他数十年积攒下的智慧,然后做出了一个准确的判断。

装孙子。

严敬要向吕布投降。当然这是一个骗局,一般人都能看得出来。

可吕布不是一般人。他是自信神一样的人,像他这样的人,可以一口气吃了兖州,可以一口气吃了徐州,自然也可以吃得了青州。

当然,除了吕布自认的人格魅力的主观因素外,客观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眼下自己的兵力是北海城内的守军的三倍,这就是客观因素。

吕布去了,去接受严敬的投降,带着对袁绍的嘲笑。

然后吕布被杀了回来,折损了数千人马,心里想着来自袁绍的嘲笑。

看着巍然不动的北海城,吕布终于发现自己原来已经是一个过了气的将星。

而且已经过气到袁绍手下随便一个将领都能鄙视自己的智商,把自己打的稀里哗啦。

吕布很受伤,因为心痛,吕布感觉他的梦想在他的眼前破碎,当然一起和梦想破碎的,还有他那一颗脆弱的少男之心。

吕布回到泰山,每日饮酒作乐,将政事悉数托付与陈宫,自此沉沦。

袁绍听说吕布竟然真的敢在他后面闹事,顿时火冒三丈,本来就憋着一股气,你吕布现在算是撞在枪口上了。

于是急令原先的三万青州军回军,让袁谭和韩猛讨伐吕布。同时接受沮授的建议,为了防止赵云出兵袭扰,在壶关对面,建起以一座坚固的城塞,只要将壶关给堵死,虽然袁绍进不去,但是赵云也别想出来。

这样赵云要出兵骚扰,要么跑到最南面,要么跑到最北面,累也能把他累死。

曹操看着袁绍气势汹汹的去找吕布算账,仿佛是彻底打算把吕布埋葬在建安三年的冬天,不让他活到过年了。

以前曹操出去打人,总是担心袁绍会偷袭他的许昌,现在倒好,袁绍被吕布和赵云折腾的自顾不暇,估计很难腾出手对曹操下手了,曹操也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施展拳脚了。

可供曹操选择的挨揍对象有两个,张绣和刘备。

至于张绣,自己已经被贾诩虐了三次,实在留下了阴影,暂时不想去找不自在了。

于是,曹操决定揍刘备。

就在曹操打算举起屠刀向徐州杀去的时候,曹操惊奇地发现,自己还缺少一个理由。

一个打刘备的理由,刘备这些年一直很听话,徐州牧也是朝廷封的,而且让他打谁,他打谁,而且干掉了妄自称帝的袁术,大功一件,更为难得的是这个人名声太大,而且太好,对于这么一个人自己要打,必须得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因为曹操可以不要脸,但是朝廷不能不要脸,如果擅自讨伐有功之臣,那朝廷的权威何在。

为曹操出兵提供理由的人是刘协。

自从刘协迁都许昌之后,大权都被曹操挟持着,自己除了每天按部就班的上朝听太监喊一句‘有事上奏,无事退朝’外,实在无事可干。

一个人如果闲着了,就会找点事干,在那个连贪吃蛇都没有的年代里,最好的选择就是看书。

而刘协不管怎么说,也是个皇帝,没什么权力,却有很多书。

他听说最近东边徐州有一个叫刘备的人,自称是汉室宗亲,虽然隔了几十代关系,但天下刘姓一家亲,本着好奇的心思,刘协就翻开了他们老刘家的家谱。

很厚重的一本,不,是一卷。

刘协从头找到尾,终于从几百年前,汉朝最强盛的汉武时期,汉武帝刘彻的哥哥那里,在一个不起眼的小缝里,找到了刘备的名字。按照辈分,竟然还比自己大一辈,自己还得管着厮叫叔叔。

但是,刘协叫了,不但叫了,他还在朝堂上提起来了,他想宣旨刘备,认刘备为皇叔,拜左将军,赐爵宜城侯。

曹操也同意了,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于是曹操替刘协决定,把刘协日思夜想的刘皇叔,召的许昌里来,如果你来就把你扣为人质,如果你不来,就是辜负了圣意,正好给我一个理由去打你。

刘备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没有去思考曹操的用意,不管曹操什么用意,暂时他都考虑。

刘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在他父母的灵位面前,发挥他最擅长的本领,哭。

一个没落了几百年的王族公子,终于有朝一日凭借自己的努力,重新站到了天下的顶端,他永远忘不了,父亲临终的嘱托和母亲屈辱的泪水。

父亲、母亲、你们安息吧,不会再有人质疑我们的高贵,不会再有人嘲笑我们的梦想,百年的遗愿,终于在我你们儿子身上实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