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女人的逻辑
严正只记住一点,那就是辅助一个或者两个阶层迅速发展,以实力去引导或者抑制其余阶层的发展壮大。
而不是去遏制。
至此,庐江势力以商人为核心,以农、手工业者为基础,团结士族抑制原官僚、豪门的施政纲略的政治雏形已经初成。
但严正也看到了一些不合群的异状。
那就是庐江的军队建设陷入了一种恶性轮回。
庐江军队已经形成三个派系,以高顺、张多、许乾为代表的原有官军系;以陈策、毛甘为代表的越族系;以凌操、蒋钦为代表的江东系。
这三系联系着严正麾下的文官体系。
严正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得了的。
而现在,也远远不是解决的时候,三个派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利益述求,彼此之间很多利益无法妥协。
严正只能以强硬的姿态去压服它们,而唯一的手段,就是控制三个派别中的领头者。
这需要实力,但更需要的是魅力!
严正有自知之明,他不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
所以,实力成了严正不二的选择。
严正想有一支嫡系,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做为自己强大的支撑。
可以在混乱的局势中力挽狂澜。
可以在群小乱舞中斩妖除魔,以正视听。
这只是严正心中的一个构想,组建这样的军队需要的不仅仅财力和物力,更需要的是一个合适的统领和一套有效的驭人思路,而最需要的就是让这支军队的士兵知道他们的职责和自己为什么而战。
在严正的构想中,这支部队代表着王道和正义,代表着自己的意志,要在所有军队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如同后世的宪兵队,起到对其它军队执法的作用。
但没等严正考虑得再完整、再详细一些。
这时,从江东奉命而来的孙尚香到达了皖城。
孙尚香这次来与上次来不同。
上次是私访,而这次是出使,代表着孙权,更重要的是她还代表着吴夫人。
严正没有怠慢,他率陈宫、刘晔至南门外迎候,但还是安排了鲁肃回避。
毕竟面对故人,这个时候见面,将会非常尴尬。
对于严正来说,孙尚香的到来,与其说是出使,不如说是交换。
利益的交换。
吴夫人莫非是想以亲情为孙权换取时间。
而严正却是以时间换取江东文武的心。
严正没有想过去拒绝孙尚香,其实是吴夫人的意思。
这个时候挑动江东内乱,还不足以使得江东崩溃,因为时间不够长。
一酝好酒,总是需要长时间的发酵和酝酿。
所以,严正之前散布的流言,并非是严正觉得能以流言击溃江东。
而是,以此举向江东孙策旧部示好,同时使得孙权不能首尾相顾,这才是严正的真正目的。
孙尚香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使者,在严正和陈宫等人尚未将庐江文武介绍完毕之时,孙尚香就提出与严正单独会晤。
其实,这并不过分,过分的是因为孙尚香是个女人,一个与严正有婚约的女人。
哪怕是陈宫,也在脸上流露出一种暧昧的神色。
但这并不能让孙尚香有丝毫的腼腆。
严正同意了。
与其将时间浪费在东拉西扯上,不如与孙尚香坦诚相见。
但严正没有想到,他可以坦诚,孙尚香却没有这种意思。
女人总是有女人的特权。
严正发誓,如果面对的是一个男人,他会毫不犹豫地喊人将他们扔出去。
可惜,她们不是他们。
孙尚香七十二名剑婢如影随形,一身劲装,腰佩利刃地反客为主,占据了严府后院的每一处角落。
而最让严正头痛的是,自己卧房前那十六名持剑侍婢,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
让严正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那十六把剑会朝着自己的头上招呼过来。
上一次在皖城大街上的遭遇,让严正心有余悸。
幸好孙尚香虽然是女中豪杰,但终归勉强能算得上善解人意。
从严正额角冒汗,眼神流露之中,孙尚香意识到自己的鲁莽。
她下令撤去了这十六名剑婢,这让严正方才吁了一口气。
看着眼前这位年不及冠的男子,孙尚香却知道,这个男人再不是上次她来皖城,可以拿剑架着他脖子的人了。
一个能在五路诸侯的夹缝中生存的人,总是让人钦佩的。
而一个能顶住兄长孙策全力进攻的人,一个能连续两次让周瑜弑羽而归的人,足以让孙尚香仰望。
孙尚香是个仰慕英雄的人。
女人的情感是奇怪的。
她们和男人不同。
男人会因怜悯和同情而爱上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