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九章 未雨绸缪(1/2)

作者:八无和尚
第六十九章未雨绸缪

时间慢慢地过去。

为华陀修造的东郊学府已经建成。

圈地百亩营造的学府,大小房屋三十六间,呈环形分布。

正中间是讲坛,高三丈,直径十二丈,能同时容纳六百人听华陀讲课。

而此时,学子成了最大的问题。

就如同华陀在毛甘山寨所问的,学子无处召集。

百姓深入骨子里的门第等级之见,让他们谁也不想送孩子去学医。

可此时,严正还没有执掌皖城,毛甘还是山贼身份,山寨中的幼儿无法送来皖城。

实在没有办法,严正只能出“阴招”了。

他让陈宫书写百张告示,令部曲贴遍全城。

告示中写道:

“征集十二岁以上孩童。

凡学医的孩童,吃喝由严家负责;

凡送孩子学医者,每月可领三十斤粮;

凡孩子学医三年有成者,严家聘请为医工,每月俸禄至少五石粮食以上。”

当布告贴出一天后,城北严宅门口的招募摊前来了很多人。

百姓们基本上是来看热闹的。

告示上的报酬也吸引着百姓,学医不用花费钱财,管吃喝,还管日后工作,这种好事,恐怕也只有严正想得出来。

五石粮食,相当于四口之家一月所需。

这种诱惑对于温饱线上下的百姓来说,是无法抵抗的。

而且这个阶层的孩子,日后的忠诚度也相对比富豪人家高。

百姓踌躇着,都在观望。

严正看着心中干着急,这时候他才发现,事先应该安排一些托的。

虽然华陀的出现是一种巧合,但严正由此产生培养一些医工的心情无疑是迫切的。

不但日后自己用得上,而且对于陷阵营的战斗力是巨大的提升。

正常情况下,战场伤兵永远比阵亡的多。

有着雇佣兵经历的严正自然明白这一点,而伤兵重新返回战场的首要条件就是有优秀的医工。

所以,严正心里,培养军医与商号的重要性是相提并论。

这个节骨点上,总是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

一个十四五岁,瘦弱的孩子从人群中走到招募摊边。

小五问道:“你是想应召?”

“每月三十斤粮食能先领吗?”

“呃……。”小五显然被雷了一下,他转头看向严正。

严正觉得这孩子面熟悉,却一时记不起在哪见过。

见小五投来询问的目光,严正便点了点头。

此时太需要一个表率了。

小五见严正同意,便对那孩子说道:“只要你签了契约,就能马上领三十斤粮食。”

“那我就入了。”

当装着三十斤粮食的口袋放在那孩子脚边时,围观的百姓开始骚动起来。

因为当真金白银的粮食兑现时,无疑对一些温饱线上的百姓形成一种心理冲击。

三十斤,省着点,可以让一个人凑合着过上一个月。

而孩子的吃喝有严家负责,也就是说本应该抚养的孩子,每月能养活家中一个人。

这种诱惑让百姓们开始向前挤来。

百姓历来有着从众心理,有了一个两个,就会有十个百个。

以至于严正不得不更改招募方式,再次修改招募条件,那就是必须识字。

这是一个相当苛刻的条件。

温饱线的百姓们,很多都供不起孩子读书,这个条件让百姓们颇有微词。

而刚刚第一个应召的孩子,沉默着将那袋粮食重新放回了小五面前,转身离开。

严正有些诧异,上前拉住那孩子问道:“你为何反悔了?”

“我不识字。”

原来如此,严正心里有些感慨,自己胡乱的决定或许伤害了一些本想靠近、亲近自己的人。

于是,严正宣布取消必须识字的条件,但为了应对太多的人数,严正只能增加另一个规则,那就是年龄,应召者必须是十四至十六岁。

规定十三至十六岁孩童,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正在或者已经完成启蒙,而且基本能自理,勿须专人照顾,再则,一旦华陀授课完毕,就能直接编入部曲中使用。

那孩子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重新将那袋粮食拎起。

严正越来越觉得自己认识他,于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陈仆。”

“陈……仆?!”严正念了几遍,霍然想起毛甘寨中那个孩子,不就是他吗?

严正连忙四下一看,并没有毛甘混在里面,连忙拉过陈仆问道:“你怎么一个人来了皖城?”

“你答应过的,会让我和家人吃饱,如今寨中粮食不够,所以,我就只身来了皖城找你。”

“上次救援皖城你们寨主不是从我这运回去数万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电影世界之神奇眼镜 大明武夫 神诡旅行社 末日之钢壳系统 重生孙策 少君骑海上 探虚陵现代篇 官途匪路桃花运 墨玉尸道 异界之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