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七章 绝不反悔(1/2)

作者:八无和尚
第七十七章绝不反悔

也就是说,不管是庐江郡还是现在刘勋手上的两万兵马,最终还是会落入孙策手里。

可有了现在这么一出,张勋已经将庐江和两万兵马视为私产,最后被孙策得去,这就会让张勋与孙策心中有一道无法弥补的裂痕。

而这,才是严正真正需要的。

张勋、杨弘没有提及人质之事,这让严正有些不安,难道张、杨二人还有别的安排?

可这毕竟是他人隐私之事,严正又不能出口询问,所以,也就想想而已。

其实张勋在杨弘的指点下,早已做了些安排。

张勋率兵出城之后,也如严正一样,留出了一支千来人的部队,迂回至西城门外,潜伏下来,打算在被买通的西城守卫帮助下,混进城去,恃机营救。

张勋所率部队本就是他的,所以选择一部忠勇士兵执行这任务不是难事,难是难在如何救,什么时候发动。

……。

无为的孙策军大营内。

孙策正召集手下谋士、将领议事。

从会稽北上,攻取泾县、三山,如今兵临无为,一路上所向披靡,令孙策志得意满,大感畅快。

可如今斥候禀报,刘勋从皖城派了两路大军出兵,一南一北三万大军对自己成夹击之势。

这让孙策稍感压力。

孙策总兵力不过一万八千人,如今是倾囊而出,倒不是说孙策怕了刘勋三万大军,而是孙策深感自己折损不起,就算取胜,折损一半兵力,都会令自己得不偿失。

如今自己掌控会稽周边数郡之地,正需要军队维持统治,如果这次折损过多,恐怕对统治不利。

孙策一面派人联络刘晔、严正,一面召集众人议事,商议如何面对刘勋的三万大军。

而面前声音有两种,一是此次出兵也有了收获,暂时撤兵休整,待时机成熟再攻庐江。

还有一种是遇神杀神,遇鬼杀鬼,打了再说。

鲁肃是个稳重之人,自然是第一种声音的代表人物,他忠诚于孙策,与孙策担忧的一样,所以先君之忧而忧,生怕遭受挫折会造成对统治的不利。

而周瑜显然是第二种声音的代表,他认为出兵一次不容易,需要积极进取,方能收获胜利。

二人都是孙策的股肱之臣,孙策也一下子无法取舍。

但孙策心里还有一丝念想,那就是严正。

虽然不看好这个小商人能闹出多大动静,但孙策看好刘晔。

只要刘晔能助自己一臂之力,自己或许就能取得庐江。

看着下面的争论,孙策慢慢闭上眼睛,心中呼唤道:“上天啊,给我一个机遇吧。我要重振父亲当年的雄风。”

或许是上天听到了孙策的呼唤。

此时,有斥候来报。

“禀主公,从皖城出发两路大军已经查清,北面一路由张勋为主帅,杨弘为军师共二万人,离此五十里扎营;南面一路由严正为主帅,高顺为先锋,陈宫为军师共一万人,已经到达三山,我留守的数百士兵已经渡江撤回,三山失陷。”

不但孙策为之惊愕,周瑜、鲁肃也闻之心神震动。

孙策惊愕在于,严正一意引自己攻庐江,有得皖城之意,怎会突然变卦,助刘勋对抗自己。数日前,他还派人与自己联络,难道是他设下的陷阱?

其实这还真怪不得严正,这不是人算不如天算么?

一边鲁肃则是心中大叹,看来刘晔还是有眼力,竟早已知道严正不是池中之鱼,这不,小小年纪能统领一万大军,假以时日,岂不是要封侯拜相的份。

鲁肃自然不知道,严正这份差事是赶鸭子上架,要多为难就有多为难。

而周瑜的心情最为复杂,他其实挺欣赏严正的,可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就好象严正会抢了他什么,或者是日后会对自己不利,反正说不好。

周瑜闻听立马就想到了,严正这一路不会对己方造成威胁,三人之中,周瑜最确定严正引孙策攻庐江的诚意。

所以,周瑜对孙策说道:“主公,严正率军前来是好事,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北路张勋大军,只要上下一心,定能将庐江纳入囊中。”

鲁肃却不然,虽然与刘晔是好友,对严正也有警示之情,但此事关乎自己势力的安危,他问道:“公瑾怎能肯定南路严正不会趁此夹击我军。”

周瑜自然不能回答这是心中预感,便沉默不语,待孙策做出决定。

孙策犹豫着,这事关系到此次出兵的成败。

这时,卫兵进来禀报。

营外有自称是陈宫者求见。

孙策闻言大喜,既然陈宫来了,那么说明严正一定会助自己攻取庐江。

“快请,快请……且慢,公瑾、子敬,速与我一起出外迎接。”孙策兴奋起来,大声招呼着周瑜、鲁肃。

陈宫有些受宠若惊,孙策竟带大群人出营外迎接自己。

当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一又二分之一爱情 农家小碧玉 武逆九千界 你好,机器人女友 娇妻盛宠,九爷很强势 倾恋宠妃 木叶七味居 好想有个系统掩饰自己 小农女的锦绣官道 都市医武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