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六章 突变(1/2)

作者:秋生
1

黎建斌从集团公司回到项目部时,梁思勇也恰好从安8井回来。

安8井的修井作业比预期的要快,这让梁思勇心情轻松了许多。以他的判断,安8井出油肯定没有问题,而且,从周边生产井的产量分析,这口井产油量绝对不会低。这就意味着段昆归还贷款没有问题了,进而项目部的担保风险也就化解了。

梁思勇在轻松之余,他内心也不免生出一些苦涩,这年头也太不公允了,老实巴交的老钻们拼着命的干活,拿的那点醋钱还要看领导的脸色,运气好时赶上个通情达理的领导,即便想给职工多发一点奖金,也会有许多制度制约着,总是让这些国家的主人们不能腰包太鼓。好像这些人一旦有了些钱,就会证明那个浅显的道理,动物吃饱了就会犯懒。可是,社会上的一些权势人物就不同了,只要敢下黑手的就能拿到黑心钱,只要敢肆意妄为的,就敢拿企业优质资源换取个人利益,什么制度甚至法律早都忘到了脑后。

梁思勇能够意识到,黎总看似漫不经心的要听听安8井的情况,其实内心特别的关注安8井的情况,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要想让安8井产量提高,只有把古浅层钻开,这是周边生产井开采的油层。这样一来安8井就要与生产井争产量。在“四类井”开采合同中,已明确严禁擅自射开新的油层并进行开采。”梁思勇有意把最敏感的问题端出来,想提示黎总这口井的政策风险还很大。

“搞四类井,不打擦边球能挣到钱吗?那些事情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吧。我们最好不干预,也没有权力干预这些。”黎建斌并没在意他说的所谓问题,好像那些事情与自己无关似的。

梁思勇也不想再谈这些问题,便故作轻松地说:“我们现在就盼着他们早点把贷款还上吧。”

“是呀,不然总是块心病。”黎建斌也感叹着说。这句话确实是他所思,他之所以敢冒风险为一家私营公司贷款担保,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觉得位置已经岌岌可危,情急之下开始为退下后寻求出路了。马克思都曾经说过,当利润能够达到300%时,就有人会甘冒杀头的风险。黎建斌从段昆那里当然不会得到如此高的回报,所以他不会做超出承受能力的事情。但是他也知道,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会发生,即便有也会风险极大。谁都知道速度会改变质量,一只飞行的小鸟,看似柔弱却因为速度的改变,它可以将一架飞机撞坏,甚至可以将其击落。

两权相遇取其重。在黎建斌职业生涯坎坷之时,他选择了冒险。现在形势有了转机,他开始考虑尽快落实弥补风险的措施了。

黎建斌回基地休假,除了往返路途和晚上睡觉之外,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集团相关人员的拜访上,效果应该说不虚此行。集团外闯市场的单位不少,负责人回来一般都要拜访相关部门领导,在叙述友情的同时,生怕人家不知道他们的辛苦。他回集团后,只象征性的去了几个部门,他把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午饭和晚上。最主要的当属请黄副部长吃饭了,当然请黄副部长喝酒,他需要再找几个人,陪黄副部长是幌子,真正的用意是告诉别人他与黄副部长的关系。最大价值是在饭后,他单独和黄副部长在茶艺馆里喝茶,闲聊了一个多小时,这让许多人艳羡不已。手握集团中层管理人员生杀大权的黄副部长,能请动就是天大的面子,能单独陪你喝茶,足以证明他与黎建斌的关系不一般。

这个时段的黎建斌,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一壶清茶,俩人独处在一个装修典雅的雅间里,房间里摆放着几盆高矮错落的竹子盆景,竹子绿影婆娑,刚劲挺拔。但凡是一个人,在这种环境里都会被映衬成谦谦君子,起码从外表上看是这个样子。黄副部长品着茶神态安详专注,说出的话也显得清新高雅,在看似漫不经心的闲聊中,黎建斌却听出了许多门道,公司原本计划对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调整要延后了。

这个信息当然非常重要,但延后并非绝对是件好事。这意味着黎建斌还要提心吊胆的度过几个月,这种对未来不确定的日子不好过啊。

但接下来的谈话,又让黎建斌心情愉悦了许多。黄副部长负责干部工作多年,像企业中层干部的调整,信息是绝对不能泻露的,这是一般性的保密常识,黄副部长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可今天他却有意无意得流露了出来。起初,他还以为是当初在项目部时,他给黄副部长的那件“老货”起的作用,可后来听着听着,再咂么咂么滋味就有了新的发现,这个黄副部长绝非是蝇头小利所能打动的,原来黄副部长是因为王副总才跟他有了那么多话。

王副总在年底很有可能接替总经理的位置。

黎建斌终于有所悟了。王副总在公司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从口碑到人脉绝对是公司响当当的。王总的家庭背景鲜为人知,但作为组织部的黄副部长,却享受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很早就了解到了王副总的底细。黎建斌终于明白了,黄副部长之所以对自己所谓的倍加呵护,原来还有这样的一个原因。

你应该相信一个道理,用四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与人为善。当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