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2章 番禺和花都(1/2)

作者:我是独一味
三个女子轮番暴打着地上捂着脸的李风华,张子山救了几次都没救出来,关键是这些女子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撕扯成了碎片,实在没有下手的地方……

朱培生双手架着,想要帮助张子山一臂之力,犹豫了半天,上前一拉,却无意中抓到了什么东西,再一看,原来是蓝裙女子上身的内衣……

围观的群众终于看不下去了,纷纷围上来强行把三个女子拉到了一边,派出所的人紧接着赶到了……

现场了解完情况,李风华和张子山三个人才被放了出来……

看着脸上脖子上被挠了好几道血印的李风华,朱培生和张子山两个人捂着嘴就笑了……

“你们还笑!要不是我死命地捂着脸,还指不定被挠成什么样子呢?怎么样?脸上看起来严重吗?”

“不严重不严重,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就是……右边脸上这一道……比较明显……哈哈哈哈……”

经过这么一出,三个人也无心再转了,关键是这形象问题,带伤上阵也要分场合看情况不是?

走了三五公里的路,三个人终于坐上了车回了宾馆……

宾馆里,三个人商量了半天,匆匆退了房,坐上了去广州的火车……

番禺和花都,这是三个人出发之前在龙门就确定好了的最后一站,虽然李风华有伤在脸,还是决定以不变应万变……

在龙门,张子山就听说这番禺不仅农业搞得好,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工商业据说发展得也非常不错,能将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这一点,正是三个人来到番禺的重点学习方向……

出了火车站,三个人坐上了去番禺的汽车,车上的乘客拢共才七八个,三个人坐在前排,听着司机介绍着番禺的情况……

原来这番禺始建于秦始皇时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番禺北边是广州市海珠区,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西临佛山和中山,南滨珠江口,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给了番禺发展先天的良机!

听司机师傅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介绍完,三个人才知道,原来这番禺不仅工农业搞得风生水起,还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张子山心里暗自庆幸,这番禺还真的是来对了……

原来人民艺术家冼星海就是番禺人,不仅如此,开创岭南画派的画坛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也是番禺人,这更加加重了张子山心里对番禺这个地方的敬仰之意……

沿途的景色也变得更加婀娜起来,漫天的小雨也滴落得充满了诗情画意,与北方截然不同的街景跃然瞳孔,三个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里了……

“司机师傅啊,这个地方为什么叫番禺呢?有什么讲法没有啊?”

司机师傅找就用自己那蹩脚的普通话回答着:“这个嘛,我倒是听老人家讲起过啦,不就是有两座山嘛以前,番山和禺山嘛,番禺嘛……”

下了车,很快找到宾馆安定了下来,实在是太困了,三个人连晚饭也没吃,直接一觉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三个人走出宾馆,欣赏着番禺早上的美景,肚子咕噜噜地一阵乱叫,三个人边走边吃……

虽然是早上,但是街边已经非常繁华了,看来,这里的人非常的勤奋……

每人手里端着一份“钵子糕”,每人的颜色还不一样,吃得饶有趣味儿,还特别便宜……

路过一家卖“鸡仔饼”的地方,三个人少买了一些尝个鲜,吃到嘴里,蒜茸的辛香、南乳的鲜美,芝麻的香脆,肥肉的绵延,可把三个北方佬给吃美了……

三个北方佬并不傻,没有一下子就把肚子填满,“老婆饼”吸引住了他们的脚步,每人买了一个,轻轻掰开来,娇嫩的陷心顿时裸露了出来,吃起来滋润软滑,味道甜而不腻……

可能是因为兴奋,亦或是北方人能吃的缘故三个人走到一家街头小店排起了长队,等轮到自己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买来的是什么东西,“蛋黄莲蓉酥”!不大的金色面团里藏着一整颗鸡蛋黄,看着身后排着的长长的队伍,三个人知道,这“蛋黄莲蓉酥”肯定是番禺人最爱吃的早点之一了……

路过一家比较大的老字号,三个人索性买了一大堆,“油角”、“蛋散”、“叉烧酥”、“煎堆”、“薄餐”,还有三个人最喜欢吃的“春卷”,拎着大袋子,三个人每样都尝了尝,虽然都很好吃,但是这有肉有菜外焦里嫩的“春卷”勾起了大家的食欲,害得李风华又跑进了店里买了第二回……

吃不完兜着走,三个人终于吃饱了,三杯豆浆最后都是硬撑着灌下去的……

在番禺考察了三天,收获颇丰,张子山厚厚的本子只一个番禺都记录不下,又买了一个本子才将这趟番禺之行的收获和心得全都收录了进去……

离得很近,三个人马不停蹄地又赶往了花都县,张子山翻出了随身携带的旧报纸读着,“花都的农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十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已经突破了三十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已经超过了两千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无限系统掠夺 我剑无敌 我的绝色女总裁 奶爸:我曲爹身份被女儿曝光了 自有回苏时 轩辕医尊 冰火破坏神 打开方式错误的无限 这个三国很核理 会员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