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饭,喝了酒,李向东便邀请大家往他和杨晓丽住的小别墅喝茶。大书记家人都说不往,杨晓丽便说,你们往谈吧,我在场,你们谈话也不方便。她要陪大书记夫人饭后散步。于是,只有大书记、李向东和临市市长三人往那小别墅。喝着茶,先说一些不咸不谈的客气话,大书记问李向东,新一年有什么新想法?这话题就转到工作上了。李向东把城区展的假想说了一遍,说这只是一个初步想法,还没太具体的东西。
大书记笑笑,说:“这是你新官上任烧的第三把火了。”
李向东愣了一下,说:“我可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想法。”
大书记说:“你有没这个概念我不管,但我是这么看的,大家都会这么看。”
某些东西成了一种固定程序,你不那么做,人家也会用这个框框套你。
李向东说:“我这第三把火烧得也太晚
了吧?”
他说,上任都一年了,还新官?
他说,我个人认为,我回到市县,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展镇级经济,这城区展才是第二件事。
大书记说:“抓人管人不算吗?”
他说,你一回市县就抓班子团结,加强中层领导班子建设,这应当是你烧的第一把火,这把火没烧好,班子不团结,中层班子不得力,你就什么也做不好,就不会有展镇级经济的成效,也就难于再推出城区建设的假想。
他说,上任一年,干三件大事,已经很不简略了。假如,你只是摆摆花架子,做个样子给老百姓看,做给领导看,你就是再干十件事也没有用。
他说,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干实事的干部,就是需要这种脚踏实地干事的人,看准了,就往干,一干就要干成,就要沾恩一大片。
李向东说:“大书记过奖了。我这第三件事还没干呢?”
大书记说:“展经济嘛,说起来也简略,就是招商引资。至于怎么招,怎么引?就看你李向东的了。我等着看你又拿出什么新招!”
李向东说:“大书记别期看太高。”
大书记说:“我对你就是有这个期看。”
临市市长也附合道:“我和李书记固然共事时间不长,但我知道,李书记是一个深躲不露的人,总会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出其不意,而且还能出成效出成果。”
李向东连连摇头,说:“我会有什么新招啊!”
大书记问:“总有你的想法吧?”
李向东看了一眼临市市长,说:“还没考虑成熟,还是不说了吧!”
大书记马上意识到李向东看临市市长那一眼的用意了,说:“怎么?还怕临市偷了你的招数?”
李向东为难地笑,说:“没有,没有。也算是须生常谈吧!这想法,我在临市的时候就经常说过。”
他说,我是这么懂得招商引资的,引进新的企业,是招商引资。勉励扶持现有的企业再投进展壮大,也是招商引资。
他说,我一直都说,引进新企业,是可遇不可求的,有时候很说机会,很说一种缘份,大家都在招商引资,都各出其招,太往这方面使劲,都挤在一起,有可能挤得头破血流。
他说,我知道,大书记听了会不兴奋。我这种想法不思进取,太没斗志,与你在会上的调子很不一致。当然,我也不是完整放弃引进新企业,真有机会的话,也会争取,也会拼尽全力,只是不把它当成唯一目标。
李向东说:“我还是更重视勉励和扶持现有的企业再
投资展壮大。”
他说,这些企业老板在市县投资多年,对市县比较懂得,而且,是在市县赚了钱,了财,对我们市县有着某种情结,只要再多给予他们信心,争取他们把赚来的钱再投资展壮大企业,这种招商引资的把握性会更大一些。
他说,比如,我们市县的张老板。他在市县办企业有十几年了,可以说是老市县了,他的企业在这十几年里,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器重和支撑,企业也不断展壮大,只要留住他,他每年投进企业再展不会少于一千万。这相应于引进了一个中型企业。
他说,像这种企业,在我们市县有十多家,稳住这些企业,留住这些企业,勉励他们展壮大,守旧盘算,我们市县一年就相当于引进一家投资近两个亿的企业。这个投资数目对我们市县来说,也算是引进了一家大型企业了。
李向东笑笑说:“假如运气好,一年再能够引进一家投资过亿的企业,我个人感到也算有个交代了。”
大书记说:“你这是守旧思想,但守旧得让人踏实!”
李向东听了前半句,心儿跳了一下,听完整句话,便会心肠笑了,显然,大书记是认同他这个观点的。
这时候,这小别墅的门响了一下,就见杨晓丽回来了。李向东问,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杨晓丽说,她回来拿换洗衣服。说大书记夫人和女儿要往泡温泉,她也陪她们往。李向东心里明确杨晓丽已经泡过一回了,应当是不想往的,但这种陪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