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十三道:“我,我给你听听。我二弟淡若清风燕朝庸本是山西镇武将军的谋士,元帝昏庸无能,听信镇武将军仇家的谗言,将镇南将军斩首示众。那仇家早就暗中听朝庸武功高强,怕他为主报仇,留下祸患,便斩草除根,派蒙古高手追杀。他见追兵甚多,自己独木难支,好汉不吃眼前亏,连夜逃命。那些追兵各个骑着日行千里的骏马,追了数十里地,终于把朝庸围住了,一番厮杀之下,大批蒙古高手损失殆尽,朝庸也身负重伤。那仇家手段毒辣,唯恐第一批蒙古好手失手,紧接着便派出了第二批。不等朝庸逃走,又被第二批高手围住了,恰巧我从此地经过,出手救了朝庸,我俩意气相投,结拜兄弟。”
凤阳道:“原来如此,我与洞庭八蓑八位叔叔刚从辽东回来,一路所见,尽是饿殍遍野,触目惊心。元帝如此昏庸无能,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也休怪天下义军四起。”
萧十三点了点头,继续道:“我四弟平青云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参加科举考试,只因是汉人子弟,那主考官是蒙古权贵,大笔一挥,青云便名落孙山,反倒是一同参加科举,纨绔粗鲁的蒙古子弟一举高中。青云忿忿不平,趁夜摸进那主考官的家里,一刀把他杀了,本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却被同乡告发,朝廷通缉于他,幸被我二弟、三妹所救,我们四人结为了亲兄妹。”
凤阳道:“蒙古人入侵中原,占了我们的家,却对家里的主人视如草荠,打就打,骂就骂,啥就杀,可真糊涂的很!”
萧十三道:“没想到那年纪,竟懂得如此之多,令我刮目相看。你的没错,蒙古人是强盗,他不仅占了我们的家,还想把我们赶尽杀绝,我们汉人当然会群起反抗!”想及自己一家惨遭鞑子毒手,手指攥的咯咯作响,浑身不由的颤抖,过了一会儿,平复下来,又道:“所以,你父帅叫我参加他的义军,我便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凤阳道:“盼我爹爹尽早打败陈友谅,统一江南,然后北伐中原,把蒙古人赶回蒙古大草原去。”萧十三点了点头,又道:“五弟、六妹尚在襁褓之时,因为朝廷残暴,家人惨遭鞑子毒手,因缘际会,我把他二人收留在身旁,教他们武功,把他们抚养成人。”
凤阳道:“这些朝廷昏官和那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儿,既不知他们先祖成吉思汗南征北战,九死一生的艰辛;更不知我汉家百姓沦落异族铁蹄之下,国破家亡的大恨。蒙古人占他人家园,一味贪图富贵荣华,不管汉人百姓死活,却不知早晚一天,这些手无寸铁的汉人会奋起反抗,去砍他们的脑袋。”
到这里,一齐望向那轮圆月,各自叹了一口气,久久沉默,想及汉人百姓正遭战火,妻离子散,十室九空,饿殍遍野,心中五味杂陈,极大的不是滋味。
过了老大一会儿,凤阳忽道:“那风姐姐的身世又是如何呢?”
萧十三道叹:“你风姐姐本来是东南沿海,威震一时的神鞭门掌门风振乾的女儿。风老前辈偶然之下,得一高人赠送一本不世出的武林秘籍《无为法典》,这本书究天之理,探地之魂,东南武林各派都对此法典垂涎三尺,苦于忌惮神鞭门人多势众,便偷偷联盟,半夜偷袭神鞭门。我和风老前辈缘分不浅,那天夜里,我和他正在花厅内畅快饮酒,突然发现院墙外火光冲天,大吃一惊,随之听得喊声震天,东南武林各派两千多人攻进神鞭门,来夺《无为法典》,当时我武功尚未达到这番境界,与风老前辈及门下弟子苦战三天三夜,杀的横尸满地,血流不止,无奈寡不敌众,终于苦战不支。当时你风姐姐不过是个十一二岁的女孩,风老前辈眼见无力回天,誓与神鞭门共存亡,把你风姐姐托付于我。我别无他法,背着你风姐姐,杀出一条血路,逃出生天。”
凤阳道:“风姐姐之所以性情冷漠,手段毒辣,便是因为那时经历恶这般腥风血雨造成的,是不是?”萧十三点了点头,又道:“可叹之事,风老前辈一生光明磊落,豪气干云,到头来被武林可耻之徒弄得家破人亡,自己不仅惨遭杀害,那本《无为法典》至今也下落不明;可兴之事,便是风老前辈受伤被俘,将一本假的《无为法典》交出。自古以来都是同患难,不能共享福,东南武林各派伤亡惨重,夺得《无为法典》,各派都想独吞,争到最后,弄得自相残杀,几乎没有留一个活口。哼!自作孽不可活,多行不义必自毙。”
凤阳唏嘘不已,道:“风姐姐的身世真可怜。”萧十三继续道:“我年少轻狂,犯下大错,被人称作大魔头,其后幡然悔悟,和我五位弟弟妹妹义结金兰之后,我们六人在武林之中锄强扶弱,专门诛杀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胡作非为、鸡鸣狗盗、欺压百姓的所谓名门正派之徒,不知不觉的又与名门正派结下了梁子,我们兄妹六人也被称作了六大魔头。”到这里,一脸愧疚之情,道:“我自己是大魔头也就算了,累的我五位弟弟妹妹也被称作大魔头,实是愧疚万分。”完眼中浸满泪水,回想往日如烟,少年江湖所历之事都一幕幕浮现,凄楚、辛酸、快意、豪兴都在脑中一一显现,顿觉江湖催人老,一番世间百态,只让自己既无可奈何又无怨无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