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二十五章:逼退张可望(1/2)

作者:坤琳婶
如果说鲁中军最厉害的是拼刺,那么川军最厉害的其实不是燧发枪,而是大炮。在这个时代,川军装备的大炮人均占有率达到了吓人的程度。

光是直属炮师就装备了大炮二百四十们,这还不算各军自己装备的大炮,几乎每个团都有两门大炮。

如果放在后世,这完全不值一提,但是在这个时代是土豪的存在。如果不是技术革新,朱由检真的装备不起这种规模的炮兵。

但是,因为开花弹技术不过关,大炮的威力发挥不出来,只是数量上吓人。为此,大明军工研发部门直接放弃了弗朗机,转而重点铸造拿破仑炮而散弹、链弹的研发。

同时还在研究一种新型臼炮,朱由检把它叫迫击炮,就等着引信技术的突破了。

现有的引信技术突破最大的是手榴弹,也是最简单的拉火引信,副产品就是民用火柴技术。

硝化棉的爆速比黑火药大,但是爆炸威力比黑火药也没强多少。如果把大量黑火药全部改成硝化棉,成本太高不划算。

结果,土豪朱由检考虑到材料问题,让大炮继续使用黑火药,却让火枪改用硝化棉。此举直接的后果是燧发枪的有效射程提高到了二百米,最远射程达到了四百米。

如果有膛线,朱由检相信有效射程增加一倍不是问题。而且拉枪管膛线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后世论坛里的膛线机原理一堆的,朱由检想要随时可以弄出来。

膛线对于前膛枪其实是一个鸡肋得存在,不会发展后膛枪的时候拿出来用更合适。什么米尼弹,朱由检根本不想玩。

那么科技树的难度在哪呢?

还是基础科学,材料技术和化工基础。

是钢的种类,是化工合成新材料的出现,是加工精度的每一次突破。

这些东西的每一样创新,都是靠银子去堆,靠人手去拼。造出燧发枪不代表你就无敌,拉出膛线,不代表你就天下第一。其中的枪管用钢材,就不是随便说练出钢就解决的。

就拿川军的团用的燧发枪来说,枪管使用的钢材还没有超过老匠工手工锻打的质量。因为有了高速钻头、镗床技术等,才把技术逼平。又因为硝化棉发射药,才实现超越。

也就是说,现在后金也可以造出燧发枪,只是他们装备速度会慢很多,全凭手工锻打,装备十万人的燧发枪数量,需要好几年。

至于炮钢,朱由检估计还得百万两银子砸进去看看能不能出点成绩。

……

张可望从收到张献忠战败的消息那一刻起,心里就开始发慌。他知道自己跟大明皇帝的要价太高了,之前自己就像一个小丑一样在人家面前表演。

钓鱼城他根本就打不下来,只是平白地增加了对手的厌恶感。

张可望失败了,失败的心不甘情不愿。他不甘心啊!

“平东王,咱们怎么办?”白文选指着远处不断增加的大明官兵,心里有些紧张。

不用说,川军已经开始准备反攻了,那运兵的船只正源源不断地靠岸,岸上已经站着密密麻麻的士兵。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我们不能这样后退,不然会被别人瞧不起的。”张可望不服,他要赌一把,打赢了才有话语权。

第二天一亮,从钓鱼城码头开始,一艘接着一艘小船就开始有序地横在江面。上下游江中各有十几艘战船在打炮,负责掩护浮桥的架设。

西军毫无办法,他们的士兵冲锋到岸边只能挨炮,仅有的一些小炮根本就够不着川军水师的战船。

仅仅一个时辰,当太阳升起一杆子高的时候,浮桥就已经完成了。合川城里的西军全都惊恐地看着桥头,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咚咚咚……”第一个团率先过桥,成散兵线控制住桥头五百米的范围。这个时候,战船上的炮火始终没有停止。

紧接着,一个旅就过了浮桥,并且在桥头开始以连队列阵。队列整整有三层,每一层呈品字形错开。九个队形练成一线,展开有五百步宽。

很显然,第十二军排出了大明土地上的第一个排枪枪毙阵型。军号控制军退,哨子控制队形。没有欧洲的鼓点,川军们的脚步随着哨子声整齐划一。

张可望也明白了,对方这是不屑于攻城,直接要求野战。是最直白的挑衅,甚至带着羞辱。

张可望还以为就这样就完了的,可是当上百门大炮整齐地出现在阵列的后方,露出黑洞洞的炮口的时候,他知道这事还没了。

果然,紧接着,第九军以大明火器队形出现在了阵型的右翼。

“派五千人先过去冲一下。”张可望指着对方的战阵说。

从出城到对方战阵八百米,五千西军习惯性跑到五百米远的位置结阵准备冲锋。可是还没等他们结阵完毕,川军的大炮就响了。

他们已经到了川军大炮的有效射程了,属于典型的送死动作。川军可不讲什么风格,只要发现机会,就立即开炮。

这些人还没组队成功,对面就飞过来一溜排的铁弹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