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章 城门立木(1/2)

作者:第79号
第六章城门立木

秋后的天气,一场大雨一阵凉。

不过对于新和县来说,这场大雨造成的损失确实不少。具体如下:满城的银杏叶都黄了,落得整个县城到处都是;蚂蚁搬家了;小孩感冒了不少,不过大多都扛过去了;县衙的牢房由于年久失修垮塌了。

这些事情在新和百姓的口中可是一见算不得多大的事情。

本来这样的事情要是放端木望做县令之前是要传诵上一些日子的,因为之前大家闲聊的内容无非是张家的寡妇和谁谁谁好上了,李家的鸡无缘无故的失踪了这样的事情。

可是这一切在新任县令从中山府回来一切就都变了。

最近大家主要谈论的事情是这些:城西头孤苦伶仃的老张头收到了端县令的半石米;以前的盗匪们在端县令的安排下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和这今年的劳役准备重修经过县城的官道;最后一件事情最为重要,县令大人到底姓什么?有人居然说姓端木,天底下哪有这样奇怪的姓啊?

此时的端木望却没有这些个闲工夫理会这些小老百姓的家长里短,此时的他正是有些昏昏欲睡的坐在这新和县城的南门上。

旁边在自然是跟着一堆的百姓不时的指指点点。

一张告示高高的挂在了城门的边上,此时正有一名衙役高声的宣读:“端木大人有令……”

这几个字刚一出口,底下的议论声就响了起来:“看,我说吧,端木大人果然是姓端木的,这下你信了吧!”

“哎,你说这县令大人什么都好,就是这个姓也忒奇怪了点,天底下怎么还有这么奇怪的姓了?”一人说道。

“就是就是……”另外一群人附和。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种两个字的姓叫住复姓,还有很多的……像端金、端水、端火、端土等等……”这也是个混不吝的半吊子。

这些议论一丝不漏的传进了端木望的耳朵,这些甚至让他有些牙疼。

“肃静、肃静↓你们说还是听我说?”这衙役大喝道。

“听你的……”,“你说……”,“哎呀,二蛋,你说你的就是了撒,别这么凶吗……”

这个小名叫做“二蛋”的衙役牙也有些疼了。

“端木大人有令,南城门口立有一根圆木,有能将此圆木搬运到北门的,奖赏精米二百斤。”然后就是“咣”的一声,镲就响了。

然后底下的议论声就大了起来。

这也是端木望实在是没有旁的办法了,这才想出来的这么个取自于商鞅变法的典故——城门立木,其用意就是千金买马骨,重新树立起县衙的公信力。

说起这件事情还要从另外的一件事情说起。

前几日,端木望准备重新打通这新和通往中山府和宣州府的通道,这原本预计的盗匪修路,但是干了一天也没有多大成果,这端木望就不得不想办法让当地的百姓动起来。

于是一道征发劳役修路的公文就传到了新和县的各个角落。

可是等到重新开始修路的时候,端木望才发现自己搞错了,这来的不是上了年纪走不动路的,就是幼龄童子,这让他哭笑不得。

寻思了好半天,这才想起来,这忘了给手底下的人说这干活是有工钱的,而且管饭♀手底下的人也没拿着个当一回事儿,结果就出了岔子。

更加严重的是,他这前边不久刚刚发过一个告示,说是用这盗匪做劳役,这普通百姓就免了,这出尔反尔的名头算是坐实了。

所以,为了补救一下,端木望就出了这么个主意。

结果,果然出乎他的预料。

这商鞅城门立木的时候,没有人上前,过了好久才有一个人来干这件事情,可是这“二蛋”刚说完,这一群人就蜂拥而上,向着那根圆木冲了过去,留下了一地的鞋子,生怕跑的慢了一点,这五十斤米就成为了别人的似的。

于是,端木望的牙更加的疼了。

于是,不到半个小时,这抢到了圆木的那个小伙子就扛着圆木又回来了。本来预料中的情况应该是端木望跟着到达北门,然后亲手将五十斤米交给人家的。

结果就在端木望刚刚牙疼的那么一会儿功夫,这小伙子居然扛着圆木到了北门,然后又扛回了南门。

“县令大老爷,小的这不仅到了北门,又给您扛回来了,这米你看?”这汉子一脸的憨厚,但是眼神中对于粮食的渴望是谁都能够看得出来的。

端木望捂着连牙龈都开始疼的左脸,瓮声瓮气的说:“我所栽北门搁,就是在背门搁,你又扛回来干啥?”

“只要您给我米,哪怕三十斤,不,只要十斤就行,我这就在给您扛过去。”汉子一点儿也不着恼,笑嘻嘻的对着端木望说。

好在这“二蛋”着实不错,帮着端木望解了围:“我们老爷是缺五十斤米吗?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米就在这儿,等会我背上,到了北门就给你。”一边说,一边指了指米袋。

汉子很想上前去看看米的分量及成色,但目光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