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三天前早朝,皇上突然下旨,命在高丽的大军,全力围歼入侵的倭国军队,任刘公公等众臣怎么劝说,皇上执意不改,并当着众臣之面,怒声道:“有谁在敢以此事劝朕,立斩不怠!”
退朝后,刘公公经后宫太监多方打听,才知江湖中已传来消息,被倭人绑架的永乐公主已被人救出,所以皇上要下旨,全力歼灭入侵高丽的倭人军队。
听到这个消息,刘公公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倒不是担心公主被救,会曝露自己的一切,因为他自始自终,就未在公主面前露过面,而那几位配合抓走公主的东厂卫士,已被他秘密处死了。他是惊于能救出永乐公主之人,此人的武功绝非等闲之辈,有此人在,今后将严重影响到自己一统江湖的大计。
于是,刘公公一边在皇宫和东厂中,严密地部署,以防皇上有所察觉,会对他不利。同时,他又派出天龙门人和锦衣卫士,要赶快查清救出公主之人的身份。
不想昨晚,刘公公刚一回到自己的府中,自己的义子张天浩和一位六十多岁,经过乔装的倭人老者,已在大厅中,等候他多时了。
待刘公公坐定,那位倭人老者也不多言,便递上了一封,来自倭国将军幕府给他的书信,刘公公接过,拆开一看,越看越是心惊,信中大意是:
大明朝刘公公大人阁下:
日前,大明军队对在高丽的我们大和军队,发起了猛攻,一日数战,大和军人死伤过半,损失惨重,幕府大将军闻之,非常震怒。现大军被困高丽,不日恐全军覆灭之。
限时五日内,请大人不惜一切代价,必须设法使大明皇帝下旨停战,并撤回大明军队,以使大和军人,能顺利撤出高丽。若有怠慢,必将向大明朝庭,揭露阁下之真像。
若大人能配合我国,达成此事,事成后,幕府大将军必有惊世之重谢,并保证全力相助大人,今后在中原武林之,一切行动。
即使如此,万一大人之身份,不幸表露,幕府大将军慎重应允,可接来大人来倭国为官,大人必将为我们大和民族之功臣,而受大和民族,万世之敬仰。
幕府大将军即日
刘公公将此信,一连看了三遍,知此事体重大,不过,以他为官多年的成府,此时万不能将心中的忧虑,表露丝毫。他先将信收好,默思良久,才对义子张天浩,沉声道:“浩儿,可立去替为父相请,吏部的南宫大人、工部的朱大人、刑部的彭大人、户部的熊大人、九门提督胡大人和翰林院陈大人,一个时辰后,请来府上,为父有要事与他们商议。”
张天浩连声应是,然后躬身退出。待张天浩正要退出门口,刘公公又叮咛道:“浩儿,要亲自前去相请,不可假他人之手。”
“是,义父!”
待张天浩走后,刘公公才转首对那位倭人老者道:“田中君,目下贵国高手,留在此的还有几人?”
“仅有十人,其他人现在山东崂山。”那位田中君答道。
“来人!”刘公公对着门外,沉声叫道。
一位刘府仆人,应声跑了进来,躬身请示道:“请主人吩咐?”
“快去后院,请玄乙长老来此。”刘公公吩咐道。
“是!”那位仆人应声是,又飞快跑走了。
“贵国幕府大将军的来信,老夫已知其意,可此事重大非常,请田中君立即回去,将贵国留在此地的十位高手,三更后调来本府,老夫另有安排。”刘公公对那位田中君说道。
“不知刘大人要他们来此,何用?”那位田中君将两眼一转,带着几分狡诘问道。
“有关大明军队,围攻你们倭人在高丽的军队之事,三日前,大明皇帝圣意已下,想要皇上撤旨,怕是不能了。老夫不得不作万全之准备,为保贵国军人安全,老夫只得准备逼宫一策。”刘公公看着田中君,慢慢地,低声说道。
“好,好!老夫明白,刘大人真是我们大和民族,大大的朋友,老夫立即回去将他们调来,听从刘大人指挥。”田中君听刘公公如此一说,大喜道。
“那好,请田中君快去。”刘公公说着,又作了个有请的手势,然后,他又叫来仆人吩咐说:“替老夫送田中君!”
那位叫田中君的倭人老者,躬身告辞,随仆人离开了刘府。
田中君刚走,一位看似七十多岁的白面道人走进了大厅,刘公公一见白面道人,赶紧施礼,恭敬道:“有劳玄乙师兄了,师兄请坐!”
“刘师弟,勿需客气!”玄乙道人在大厅中,椅子上坐下,两眼看着刘公公道。
“据他们来报,永乐公主已被人救出,以玄乙师兄看,这天下还有什么人的武功,能胜得过东瀛一仙?”刘公公待玄乙道人坐定,有些忧急地问道。
“能胜过东瀛一仙之人,那决非一般的江湖人士。”玄乙道人考虑道。
“兄弟也在怀疑,也许与上次现身大洪山的几位年轻女子有关。只是不知这几位年轻女子是何人的弟子,武功竟如此了得。”刘公公点头道。
“有机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