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8节(1/4)

作者:魔力鸟
国官民中推广封爵制度,分公、侯、伯、子、男。只要对朝廷有功,能造福一方的无论官民都有可能被授爵。公爵家奴定数同一品、侯爵同三品,伯爵同四品,子爵通五品,男爵同六品。

功名不够的可以授予骑士称号,权同九品。爵位可以根据情况由皇决定是否世袭而骑士则不允许世袭。凡属被授予爵位者将来能够享受的权力,朕会逐步完善。”

对于封爵这样的事情,其实文武百官是没有多大的感触的,但朱显波要照顾各地方家族。也就是那些将来可能成为资本家的政治的边缘人。这也是从后世学来的,比如某某知名企业家成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等。朱显波打算在内阁推行议会,让那些无官之人凭着爵位仍旧团结在皇室周围。

但是要说特权,没有人不羡慕,文武百官几十年的政治生涯难免有个差池,要是能得个爵位什么的,关键时候有如得到免死金牌一般。

很快在各地官员的推荐之下,全国各大行省除西伯利亚和安南、朝鲜之外都有名单报来,总共有一百六十多人,朱显波选取了其中一些对朝廷按章纳税的,对于地方踊跃捐资修桥铺路、助学的总共三十六人汇聚京城。其中三人被授予子爵,十三人被授予男爵,其余的悉数被封为骑士。

授予爵位的除了从此有部分特权之外,还得到了硬货黄金的奖励。另外还有二十五人纳入了跟踪考察名单。

这也算是打压一批,扶持一批。虽然老百姓看不懂皇想干什么,但是直观的感觉就是善恶有报。而朝中百官和各地士绅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原来皇并不是一味的巧取豪夺,而是要整顿社会秩序,扶持工商业发展。

朱显波和整个皇室的声望并没有因为严厉打击世家而下降,反而得到了更多中小产业阶级的拥护。尤其是那些底层的百姓,也看到了希望,就算考不科举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爵位,再不济也有可能获得骑士。

册封完民间的,朱显波又责成吏部整理各部官员功勋,准备在百官之中进行封赏。虽说文武百官已有官阶,但那毕竟是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更何况爵位有可能超越官阶,还有可能被世袭。这和开国之初大为不同,一半开国皇会论功行赏封一些王啊,侯啊什么的,但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如今皇要论功行赏,爵位可能意味着很多官阶之外更多的特权,因而所有人都拭目以待。朱显波也并不急于封爵,有这个画饼在眼前挂着,相信会有更多文武百官奋力为朝廷卖力。而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官员今后只怕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考虑,看看能不能在任的时候博个爵位得以世袭。

当然朱显波不打算轻易授予谁世袭爵位,就算将来要世袭也得降级。不然这跟培养新的世家没什么区别。

经过吏部考核,朱显波又与各部尚进行了详尽的商议之后,朝中官员第一批爵士名单出炉,徐光启、刘立洋被册封为侯爵,王拓、李自成、戚宏亮被册封为伯爵,郑泰、钱嘉征、姚启圣、唐宁波被册封为子爵,其余十六名地方大员和庞清广等被封男爵。

并不是按官阶来,也不完全是按所在部门的重要醒来,朱显波这一次是刻意要颠覆大家的传统观念。爵位是个有特殊贡献的人准备的。

另外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爵位不再是官员的专利,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和声望,替朝廷和百姓做出相应的贡献都可以被授予爵位。

朝廷下被朱显波这么一折腾,其实好处大大的,这就好比窖藏了一坛子白菜,没事的时候掀开开放放掉里面的臭气,这白菜耐藏又味香。这朝廷下也是如此,本来有意歪风邪气已经积聚成风了,朱显波是不是进行一番打压和警告,顿时空气清晰多了。

一些蠢蠢欲动的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些看样学样的悬崖勒马。总之这是稳固政权的一种手段,朱显波也打算经常用,也希望朱朝阳看在眼里记在心。

朝中官员虽然也明白皇的心思,但也提不出明确的反对意见,尤其是朱显波每做一件事情似乎都有足够的理由支撑,也得到了几层百姓的拥护。当然有部分官员的利益被触及,但大部分人还是翘首以盼,等待封爵。

这场酝酿已久的世家风暴,终于在朱显波的亲自参与下落下帷幕。这场风暴的胜利者只有一个,就是大明皇朝,大明帝国日渐稳固的同时,工商贸易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而在这个过程中邢强的官途也是青云直,到1649年夏天,邢强已经是四品大员了。比吴宝定、孙晓跟都要高。这两位理工类大学生似乎还没有适应历史轨迹的变更,在苦苦寻找原因的同时也被同僚们落下了。

尤其是吴宝定在被派驻孟加拉的日子,虽然有刘辉等人的百般照顾,但他还是无法适应异族生活。杭州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而加尔各答属于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氏度,月平均气温从19°到30°。夏季炎热潮湿,在57月最高气温经常超过40°。

冬季持续只有2个半月,在12月和1月,气温会下降到12°–14°。有记录的最高气温是43°,最低气温是5°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