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节(1/4)

作者:魔力鸟
几个地方官见皇上没深究他们自然千恩万谢的退了下去。其实也怪不得他们,他们的长官都是如此,为了说话方便还是让他们回避的好。同时朱显波将堂上衙役也遣散了,商量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沈大人看我似乎是想在帮他而不是责罚他,倒也安心坐了下来。

“皇上,如此说来,江南之地虽然十分太平,但太平的表面下还是暗流涌动,今后将如此处置还请皇上明鉴。”政治家就是政治家,只要一点拨还是能明白事。

“宋会杰做他的生意,我不管,但是必须照章纳税,而且按照贫富原则,像他这样的大生意赋税应该比普通百姓更高些,具体措施你去想,还有今后凡属涉及朝廷的项目,包括地方建设,赈灾救援等必须以朝廷的名义统一执行,他们有钱人可以将钱粮交到衙门。”

“如果实在不愿意交到衙门的也必须低调以商会等名义进行,严禁个人沽名钓誉,糊弄百姓。”确实你要捐款可以,朝廷给你记账立功德牌,但是事情经过朝廷这么一过手,对于朝廷的统治绝对有好处。“他们商人如果缺什么功名或者功德牌,朝廷可以给。但如果执意与朝廷争民意就是死路一条。”

接下来的几天,朱显波又好好的将这杭州巡抚培训了一番,这江南自古是朝廷的粮仓、银库,地方长官水平非常重要,这也是他选择远行第一站来杭州的一个原因吧。

“皇上,那如何处置宋家。”经过几天的磨合,这杭州巡抚终于知道点他们来江南的目的了。

“该补的税要补上,如果有什么犯科的事情,第一次允许重金赎罪,当然闹出人命的不在此例。另外必要的竞争还是要有的,将来有些贸易必须收归国有,这个我会下文通知你的,当然眼下还是以稳定政局为重。对宋家,可以慢慢削弱其势力的同时,有效的加以监控,让其服务于朝廷。对于其他商家,可以采取扶持的办法,有竞争才能更加活跃市场,让老百姓得实惠嘛。”

确实,皇上一来,就把江南首富抄了,不是好办法,会失去民心,只能慢慢制造点小麻烦让他们出血,具体如何出血,朱显波让王拓和沈巡抚去商量了。这些阴谋的事情他们去做,我皇上只做阳谋。但是这宋家必须削弱的,如果识相,还能保全他们点家产,慢慢耗吧,看他宋会杰耗得过我少年皇帝不。

很快,宋会杰送来二十万两白银到杭州巡抚衙门,据说是补缴过去多年漏掉的税款。朱显波吩咐沈大人立即将银两上缴朝廷,同时出榜褒扬宋家,朱显波本来就是想问宋会杰借点钱,但是这种出法也是他临时起意。识相不是识相,就看他宋会杰,按说长期混迹商场的一定懂,皇上给他孙子取的名,早晚他也会动。

目的达到就先撤退京城,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呢。整治商场的事情交给这些地方长官去办,原则上正确就行了。朱显波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第五十六章开科取士

商人的事情可以慢慢理顺,但是人才的事情等不起,没有人才就没法办事,尤其是办大事。而朱显波就是来办大事行新政的,光靠些老疙瘩阻力肯定很大。朱显波爱才若渴,群臣们也理解这新皇帝,努力准备,科考如期进行。

朱显波打听了下,进京赶考的士子中没有没有徐光启,这个书生,也许还在教书呢,还在为考举人努力,进士不知道猴年马月了。不过灾民杨一鹏倒是来了,也许逃难途中,被刘策赏识留在那边了吧。这八股文朱显波也看不懂,全会试权交给了礼部尚书。

但是为了杜绝舞弊,或者说减少舞弊,朱显波又下令严格考试纪律,举保安十分严格,要求达到“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试场”的程度。除了在进场前由兵卫仔细搜查外,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至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赏格,被发现者除了取消资格外,更要带枷示众。

为了防止代考,需要考生提供详细的体貌特征的履历。进场前考官会根据履历验明考生的身份。

同时为防止贿买,由专人抄录考生的试卷并以抄本送往评级。这样批卷者连辨认字迹也不能。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为临时委派,以便互相监察。当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束发榜前不得离开;亦不得接见宾客。贿买若然被揭发,行贿受贿者都可能被处死;而同场的考官亦可能被牵连受罚。

不是朱显波残暴,确实是为了得到真正的人才,哪怕是文章差点,只要思路清晰,他还是能接受的。

朱显波听说明代得科举已经陷入了读死书,死读书的胡同里,就找来六部尚书和李明德商议,当然商议的最后结果就是第一次科举让后按照前朝规矩来,但今后要陆续恢复诸如墨义、策问之类。

各省的举人和国子监监生都参加了考试,真不愧为全国高考,还三年一次,竟然有好几千人参加。这对京城的治安又是一大考验,不亚于当今的奥运会、世博会安保,甚至比这个还难弄,因为这几千人全是各省个尖子生,读书人,在某种程度上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