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节(3/4)

作者:魔力鸟
努力把你的聪明才智用到带兵打仗上去。朕不但要荡平起义军,还要驱逐满清,收服鞑靼,将来还要远征东洋。要将我大明帝国的旗帜带到西洋去,超远三宝太监的所到之处。”

“吾皇圣明。”

“但朕也是凡人,在建设大明帝国的过程中可能会操之过急,甚至会穷兵黩武,急功冒进。如果朕偏离了轨道,朕希望你作为朕的栋梁一方面替朕多担待,另一方面冒死谏阻,你明白吗”

“草民惶恐。”

“朕不是一个庸碌的人,也不想做一个亡国帝王,朕现在发展海外贸易和发展铸造、冶炼是有目的的。就是打造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而你等就是替朕事先这个梦想的人。所以在平时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严格要求下属。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参加殿试的十人都会参加培训,朕和兵部李大人亲自授课,不管你们先前掌握了多少知识,朕希望你们谦虚。”

“草民明白,祖父曾多次提及皇上,说皇上的勤政爱民、真知灼见。多次催促小的前来为朝廷效力。”

“朕可以无知些,但你们这些青年才俊不能落下,对了你曾祖的鸳鸯阵,你会吗”

“理论上是会,但从未试过,亲自布阵演练。”

“嗯,那培训结束后你去京郊新兵训练大营吧,到时候找机会演练演练。”

“谢皇上赏识。”

“这次的武举,朕会点你的状元,但希望你谨遵曾祖的教诲,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同时跟唐宁波等人多多交流,互相提携。”

“谨遵皇上教诲。”

“朕这里还有些兵书,朕整理下会交给你,不管有没有用,希望你能认真通读,尤其是多兵种的合作,组建精锐部队方面,朕希望将来有一天再见到敌人闻丧胆的戚家军。”

戚宏亮平时也许听说过很多次祖父和父亲的教诲,但眼前的皇上远比祖父、父亲口中的皇上还要平易近人、爱才如子。称得上真正的英武神明。

“你先下去吧,有空给家里去封信,今后在朝廷任职之后只怕很少有机会回家了。另外替朕谢谢令尊为朝廷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草民告退。”

不是朱显波看不上别人,这个戚宏亮确实有才华,另外,朱显波也先想利用戚家军的号召力,将来建设海军是绝对的一张王牌。同时也是做给朝廷大臣们看,皇上对功臣的子孙如此器重,轮到自己也能得到相应的待遇。

武举人很快发榜,状元戚宏亮,榜眼唐宁波。两人同时赐封兵部主事,正六品。能参加武试的都是青年才俊,多少懂点兵法,加上武艺出众,朱显波可不想放弃,就来个黄埔军校吧,这些人就算是黄埔一期了。而且武举入选的人和文科享受同等待遇,除了京城的通告外,各人家乡也得到一份通报。

礼部也按照朱显波的吩咐到戚宏亮、和唐宁波的家乡分别为戚继光和唐顺之修造墓碑。并对两家的住所进行修缮,对参加殿试的十户人家也进行了补助和通报表彰,这也是也是表达朝廷对这些人家培养人才的谢意。

先期的培训由兵部进行,无非是适应性训练和当前军队的配备等等。

轮到朱显波培训,朱显波的演讲天才很快征服了这些年轻人,当然更多的是佩服皇上的军事知识,论年纪差不多,可皇上出身尊贵,还有好多事情要处理,在他们擅长的军事方面还是要高出很多,实在是令人佩服。

朱显波当然不会放过给这些年轻人洗脑,如果好不容易培养些军事人才出来,还是老浆糊,强大的大明帝国何人来扛鼎呢说起高兴,李承宗也算一个,先前皇上太重视文科,徐光启的学员和铸造所更是屡屡得到皇上的垂青,今年皇上终于肯开武举了,而且看起这次也是有不少青年才俊,今后皇上的心肯定会被兵部吸引。而且今后的国防计划也有更多的人去实施了。

下月响应纵横新政策彻底爆发,准备三十万字,请各位毫不犹豫的收藏吧,给点动力吧。

第八十五章准备西征

文武科举之后,大批人才被朱显波招致朝廷,科技部也从中选拨了不少能工巧匠和立志从事科技事业的文人。一个人才强国似乎正在走向正轨。进士们被分配到各部,接受尚书或者侍郎的教导,戚宏亮等终于有机会走进军营,逐步事先自己的梦想了。

然而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附,该来的还是会来的,躲是躲不掉的,攘外必先安内,皇太极再厉害,也不能一夜打到北京城,何况开平卫还有他的老朋友袁崇焕。收服义军事第一步。何况洪承畴上任后,起义军受到压制准备向河南方向移动,朱显波等不起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尽快保证和谐统一,这是基本前提,陕西的起义军闹得太久了。

建贞三年秋,太和殿。

“各位爱卿,朕决定升刘立洋为山海关总兵,即日上任。刘爱卿你到东北后,要多征求那些老将军的意见,将袁崇焕将军的御敌之策发扬光大,另外,田诺指挥使也归你节制,没有重大事情直接向你汇报。”

“谢皇上隆恩。微臣一定不让皇太极再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