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节(2/4)

作者:魔力鸟
口时已经来不及。”

“那时候李承宗为何不报”朱显波假装很生气,这也做给群臣们看的,主要是为了让臣子们讲给阿普杜拉哈等人听的,皇上是仁慈的,听说了杀俘虏事件很震怒。

“微臣认为,李大人是在袒护微臣,不想微臣仕途收到牵连”事情到这个份上,姚启圣要想办法不连累李承宗。朱显波问完之后也不说话了。

刘立洋一看,不行啊,君臣都下不了台,自己必须出面了,他朝徐光启看看,徐光启朝他点点头。刘立洋向前跨一步,来到姚启圣跟前:“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说吧”

“微臣身经数战,知道为将者的难处。姚启圣的难处在于怕俘虏兵变,趁机潜逃,今后很难清剿,更怕其劫走阿普杜拉哈等人。而一旦下令,将士们已经杀红了眼,是为死去的将士们报仇,想再阻拦只怕很难。何况战场上的俘虏不愿报效大明,一方面需要人看管,另一方需要损耗大量粮草。而且就算押解到哈密如何处置也是个难题。所以微臣以为姚启圣处事虽然有些鲁莽但仍有情可原。”

“至于李承宗大人,微臣以为李大人是受皇上爱才之影响,正如姚启圣所说,怕杀俘虏事件耽误其前程,所以未在奏折中说明,并非为逃避责任而故意为之。臣恳请皇上看在西征的巨大成就上,饶恕两人的过错。对李大人和姚启圣进行加封,这样好平复西北军将士的情绪。”刘立洋作为一个武将向朱显波,确切的说是向满朝的文官阐述了带兵打仗时遇到这种问题可能有的苦衷。

这是朱显波想听的,不是给自己解释,而是向群臣们解释。“徐大人,你的意见呢”

“微臣以为斩杀俘虏确实过于鲁莽,但并不能因此完全掩盖李大人和姚启圣的光芒。臣赞同刘大人意见。”徐光启这么一表态,群臣们也不好沉默,纷纷表示希望皇上三思。

既然群臣的意见还是要奖赏两人,朱显波也只好顺水推舟,不过不能按奏章所述,这样会引起蒙古各部落的反弹。何况李承宗已经是从一品了,再升,朝中的一品多了反而不好办事,他一把年纪了还是银元实惠。

“既然各位爱卿认为这两位还是功大于过,朕以为赏李承宗一万银元,官阶不变。姚启圣升兵部郎中,不再封赏。”

“吾皇圣明”

朱显波摆摆手示意群臣,自己还没说完“朕以为,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斩杀俘虏都是意见残暴的事情,为了让姚启圣得到教训。朕决定罚姚启圣从明日起去京师大营烈士公园为那些为大明牺牲在战场上的将士们守陵一月。”

这个看似无足轻重的惩罚,也算是朱显波能想到的比较好的办法,将来蒙古各部族责问起来,这姚启圣既杀过神也念过佛了,功过相抵。大臣们对于这个惩罚当然同意,这样既不伤姚启圣,也让皇上留个好名声。

“吾皇圣明”

“谢皇上隆恩。”姚启圣当然要谢谢了,皇上当着满朝文武并没有过分追究自己斩杀俘虏之事,虽然封官低了一级,但也算是留在京城做京官了。只是这刚回来,又要去守陵,只怕那小惠郡主该急了。想起郡主,姚启圣也觉得自己惭愧,当然含情脉脉的送自己去西北,没想到自己总算有机会立功,却同时也闯了大祸。

这皇上也是,处处偏袒自己,今日朝堂之上,要不是皇上授意,只怕刘大人、徐大人也不会如此替自己说好话,还有那李承宗,当时那么愤怒,奏章中却只字未提杀俘虏之事,自己命这么好遇到了全是好人贵人,归根结底还是遇到了皇上这个明君。姚启圣从心里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逮住机会报效朝廷。小惠郡主那边只能等守陵结束采取看望了,这郡主亏欠的也不少。

求红票、收藏支持

第198章新疆设省

皇上赐婚给姚启圣的事情,很快就传遍大江南北,其实他们不知道,就算姚启圣不立功,朱显波还是希望用郡主拉拢住姚启圣的。经过层层演绎,当然皇上对边疆忠臣的褒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消息传到巴彦淖尔,袁承志坐不住了。自己是一代名将之后,如今跟随洪承畴镇守蒙古。姚启圣已经抢先平定叶尔羌,如今大明周边只剩下吐蕃和准噶尔了。

于是袁承志也请求洪承畴上疏朝廷,准许北征大漠,收复准噶尔。西北刚刚经历一场大战,朱显波当然也不想马上又挑起另外一场与蒙古人的战争。而且准噶尔和叶尔羌不同,准噶尔西北面是沙俄,东南面是大明,东北角是茫茫雪原西伯利亚。逼急了会跑到西伯利亚或者直接投降沙俄。

眼下最要紧的不是北征而是确定哈密总督的人选,朱显波心里知道李承宗确实是一员大将,但毕竟年事已高。同时面对准噶尔和沙俄两个强敌,必须要有一个年富力强的总督才行。思来想去,朱显波觉得安南的李自成是最佳人选。一来李自成足够强硬,甚至残暴。二来李自成有雄心壮志,最主要的是年轻。沙俄人要是胆敢侵犯,依照李自成的脾气估计能打到彼得堡去,活捉沙皇。

而安南,由于马尼拉等地已经属于大明,东南亚时刻保持着两支舰队巡逻力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